[发明专利]一种高低温可抽芯式温度传感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54472.9 | 申请日: | 2021-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5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应珠微;吴方亮;陈宇;沈华志;倪百玲;王严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伦特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G01K1/14;G01K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6 | 代理人: | 金利琴 |
| 地址: | 325608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可抽芯式 温度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低温可抽芯式温度传感器,包括法兰、补强管、上保护管、外层陶瓷保护管、活接、密封组件、廉金属热电偶和贵金属热电偶,法兰与补强管焊接成一体,外层陶瓷保护管外缠绕石棉并涂有耐火泥与补强管连接,法兰套管通过螺纹连接活接和上保护管;贵金属热电偶与廉金属热电偶穿入后通过密封组件一和密封组件二固定密封,其中密封组件二采用卡套结构可实现廉金属热电偶在设备高温时抽出,待设备降温处于低温段时重新插入测温,本发明设计新颖,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电偶,尤其是一种高低温可抽芯式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冶金等工厂里,有各种工艺的炉,其正常运行时炉膛温度一般都是1000℃以上的。而现在一般的测量方式都是贵金属热电偶,如分度号为B型,但是这种热电偶在600℃以下测量误差很大,一般600℃以下不推荐用贵金属热电偶,所以低温工况下是个测量盲区;如果选用廉金属热电偶,如分度号为K型,能在低温下测量,却在1000℃以上的工况下误差增大,寿命降低,也不推荐使用。而一些炉在进行烘炉或者预热时需控制温度,还得必须先用事先专门备用的廉金属热电偶来监控温度,等到炉子正式开车温度升高后再更换贵金属热电偶,这样不但使得工作量很大,也存在安全隐患。目前也有一些B+K型的双支热电偶采用整体组装不可拆卸结构,当炉膛温度升高至1000℃以上时,K型热电偶长期处于高温会使其使用寿命和测量精度大幅下降甚至会导致损坏,下次需要测量低温工况时就无法再使用了。而在1100℃以上长期使用会使其铠装层和偶丝变质污染贵金属热电偶,使贵金属热电偶的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高低温可抽芯式温度传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高低温可抽芯式温度传感器,包括法兰、补强管、上保护管、外层陶瓷保护管、活接、密封组件一、密封组件二、廉金属热电偶和贵金属热电偶,所述法兰与补强管焊接成一体,所述外层陶瓷保护管外缠绕石棉并涂有耐火泥与补强管连接,一内层陶瓷套管外缠绕石棉并涂有耐火泥并整支穿入所述外层陶瓷保护管内,所述法兰套管通过螺纹连接活接和上保护管;所述贵金属热电偶与廉金属热电偶穿入所述内层陶瓷套管后分别通过密封组件一和密封组件二固定密封,最后组装接线盒并接线,其中所述密封组件二采用卡套结构实现所述廉金属热电偶在设备高温时抽出,待设备降温处于低温段时重新插入测温。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一采用高温填料对所述贵金属热电偶偶丝固定,可耐10MPa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贵金属热电偶采用装配式结构,偶丝直径为0.5mm。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二是采用金属卡套对廉金属热电偶固定,待设备升至600℃松开螺帽抽出廉金属热电偶并用螺丝堵头封堵。
进一步地,所述廉金属热电偶为廉金属热电偶外壳采用耐高温金属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上保护管处还设有一个出气口,该出气口连接螺纹为锥螺纹或直螺纹,所述堵头与其采用斜面压紧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法兰处设有一个出气口,该出气口连接螺纹为锥螺纹或直螺纹,另一堵头与其采用斜面压紧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贵金属热电偶可以是B型,S型或R型热电偶分度号;所述廉金属热电偶可以是K型,N型,T型,E型或J型热电偶分度号。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采用廉金属+贵金属可同时对炉膛高低温段进行有效的温度监控,在低温段时使用廉金属热电偶进行测量,温度升高一定温度时可抽出廉金属热电偶使用贵金属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遇到停炉检修再升温或需要测量低温段时可重新装入廉金属热电偶,该结构型式有效的避免了炉膛低温段温度监控的缺失;
2.采用法兰出气口结构,减少烘炉时陶瓷套管外表面吸附水分以及水蒸汽进入陶瓷套管内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伦特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伦特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44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