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水鱼类沉性受精卵的孵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4449.X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3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周珊珊;张洪亮;李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水 鱼类 受精卵 孵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鱼类沉性受精卵的孵化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即能够有效提高受精卵获得的溶解氧,避免受精卵因缺氧而导致孵化率低下的问题,又能够保护孵出的仔鱼,提高仔鱼存活率的海水鱼类沉性受精卵的孵化装置。它包括主水箱,主水箱内盛放海水;仔鱼收集桶,仔鱼收集桶的底壁中至少一部分由网板构成,仔鱼收集桶的外壁上设有浮环,仔鱼收集桶通过浮环漂浮在温水箱内的水面上;孵化桶,孵化桶支撑在主水箱的底面上,孵孵化桶的上端口边缘设有出水引流槽;潜水泵;进水管,进水管的进口与潜水泵的出口相连接,进水管的出口与孵化桶的内腔的底部连通,潜水泵通过进水管将主水箱内的海水抽入到孵化桶的底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孵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海水鱼类沉性受精卵的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海水鱼类养殖业中,鱼类受精卵的孵化率决定了初孵仔鱼的数量,进而影响到鱼苗数量。鱼卵孵化技术既是海水鱼类规模化养殖的基础和关键技术,又可能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
目前沉性鱼类受精卵的孵化仍然存在技术难点,具体的,由于粘沉性受精卵容易形成块状堆积,沉积在底部的受精卵无法接触足够的新鲜海水,也就不能获得足够的溶解氧,容易因缺氧而导致腐烂变质,进而污染孵化水质,影响其他的健康受精卵,造成孵化率低下,人工育苗效果不佳的问题。目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般采用在孵化桶的底部鼓气的方法,来带动受精卵翻滚,提高受精卵获得的溶解氧;如此,虽然能够提高受精卵获得的溶解氧,但随着仔鱼的孵出,大量气泡破裂有可能损伤仔鱼的鳍膜,影响后续仔鱼的存活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即能够有效提高受精卵获得的溶解氧,避免受精卵因缺氧而导致孵化率低下的问题,又能够保护孵出的仔鱼,提高仔鱼存活率的海水鱼类沉性受精卵的孵化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水鱼类沉性受精卵的孵化装置,包括:
主水箱,主水箱内盛放海水;
仔鱼收集桶,仔鱼收集桶的底壁中至少一部分由网板构成,仔鱼收集桶的外壁上设有浮环,仔鱼收集桶通过浮环漂浮在温水箱内的水面上;
孵化桶,孵化桶支撑在主水箱的底面上,孵化桶的上端口位于温水箱内的水面上方,孵化桶的上端口边缘设有出水引流槽,水引流槽位于仔鱼收集桶的上端口的上方,用于将孵化桶内溢出的海水引流到仔鱼收集桶内;
潜水泵,潜水泵设置在主水箱的水面下方;
进水管,进水管的进口与潜水泵的出口相连接,进水管的出口与孵化桶的内腔的底部连通,潜水泵通过进水管将主水箱内的海水抽入到孵化桶的底部。
本方案的海水鱼类沉性受精卵的孵化装置的具体工作如下,
将主水箱内的海水调节至设定温度;将待孵化的受精卵(沉性受精卵)放入孵化桶内,受精卵沉降至孵化桶的底面上;
潜水泵工作,通过进水管将主水箱内的海水抽入到孵化桶的底部,使孵化桶的底面上的受精卵在水流作用下向上翻滚,从而有效提高受精卵获得的溶解氧,避免受精卵因缺氧而导致孵化率低下的问题;同时,孵化桶内溢出的海水通过出水引流槽引流到仔鱼收集桶内,因而,在仔鱼孵出后将随水流上升到孵化桶上部,并由出水引流槽流入到漂浮的仔鱼收集桶内,从而避免了水流可能带来的冲击对鳍膜的破坏,保护孵出的仔鱼,提高仔鱼存活率。另一方面,收集仔鱼时,可以用烧杯或水瓢等带水工具将仔鱼取出,移入养殖池,不需对孵化装置停气、停电处理,能够很方便收集仔鱼。
作为优选,进水管的出口朝下设置。如此,有利于将孵化桶的底面上的受精卵在水流作用下向上翻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44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