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孔井沉管的进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4071.3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胡炯锐;刘正亮;党添赋;祖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2D29/0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07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孔井沉管 进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孔井沉管的进出装置,其包括安装底座,设置在管节具有人孔盖板处;第一人孔井管,所述第一人孔井管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上,且与所述安装底座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人孔井管的上端面相对海平面伸出;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与所述第一人孔井管之间,用于防止海水从所述第一人孔井管与所述安装底座之间流入。本发明在沉管沉放和对接的安装作业时,施工人员依然可以进出沉管,而且可以实现临时通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孔井沉管的进出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作为在海峡、海湾和河口等处的重要的交通运输的技术工程,相对于桥梁工程,其不妨碍水上船舶航行、行车不受大风大雾等气象条件的影响,而且海底隧道不占地、不妨碍航行、不影响生态环境。现海底隧道一般分为海底表面和海底底层之下两种类型。当隧道以沉管形式施工时,沉管隧道将以若干各预制段分别浮运到海面现场,并一个接一个地沉放安装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内,在沉管沉放和对接的安装作业时,由于管节两端由人孔盖板封堵,人员进出不便,而且无法通风,施工环境差。
因此,需要一种人孔井沉管的进出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孔井沉管的进出装置,在沉管沉放和对接的安装作业时,施工人员依然可以进出沉管,而且可以实现临时通风。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孔井沉管的进出装置,包括:
安装底座,设置在管节具有人孔盖板处;
第一人孔井管,所述第一人孔井管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上,且与所述安装底座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人孔井管的上端面相对海平面伸出;
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与所述第一人孔井管之间,用于防止海水从所述第一人孔井管与所述安装底座之间流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人孔井管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工作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工作平台与所述第一人孔井管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人孔井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工作平台连接。
进一步地,沿所述环形工作平台的周向间隔设置多根所述加强筋。
进一步地,沿所述环形工作平台的周向于所述环形工作平台的边缘处设置有围栏。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人孔井管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紧固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进一步地,沿所述安装底座的周向间隔开设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第一人孔井管的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人孔井管的下端设置有多个耳板,所述第二安装孔开设在所述耳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座与所述第一人孔井管之间设置有多根第二人孔井管,多根所述第二人孔井管与所述第一人孔井管和所述安装底座均同轴线水密连接。
进一步地,多根所述第二人孔井管中设置有爬梯,所述第二人孔井管中的所述爬梯依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人孔井沉管的进出装置,在管节具有人孔盖板处安装安装底座,第一人孔井管水密安装在安装底座上,第一人孔井管的上端相对海平面伸出。从而在沉管沉放和对接的安装作业时,人孔盖板可以正常打开,使得施工人员依然可以进出沉管,而且可以实现临时通风,提升施工环境的通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人孔井沉管的进出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40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空间相移的散斑干涉烧蚀测量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烟气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