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对称双出风口离心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3239.9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3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汪逸涵;杨朝富;陈志仲;张楯成;徐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张燕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风口 离心 | ||
本案提供一种非对称双出风口离心扇,包括上盖、下盖及叶轮。上盖包括入风口。下盖与上盖组合成具有容置空间的壳体,且形成低压出风口以及高压出风口,容置空间连通低压出风口、高压出风口以及入风口。低压出风口与高压出风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侧缘,且分别向相反的方向。低压出风口的开口截面积小于高压出风口的开口截面积。入风口至低压出风口形成的流道长度大于入风口至高压出风口形成的流道长度。叶轮容置于上盖与下盖组合形成的壳体内,于空间上相对入风口,且以转轴为中心转动,将气流由入风口吸入,并分别导向低压出风口以及高压出风口。
技术领域
本案是关于一种离心扇,尤指一种非对称双出风口离心扇,可于不同阻抗下提供平均性能。
背景技术
离心扇是一种应用面极广的流体机械。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离心扇为单一出风口。然而在一些应用环境,例如作为汽车内空气循环的离心扇,则有双出风口的需求。其中双出风口除了需提供不同方向的送风外,还需形成不同的风压,以分别例如向汽车前座以及后座提供不同风量的送风。其中双出风口对应不同风压风量,将产生不同的流道风阻阻力,易彼此交互影响而减损整体效能。因此,于设计时必须考量综合性能,例如风量、风压、能耗以及噪音等,否则无法达成平均性能最佳化的目标。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非对称双出风口离心扇,可于不同阻抗下提供平均性能,以解决习知技术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对称双出风口离心扇。离心扇具有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分别作为低压出风口以及高压出风口。其中高压出风口的开口截面积大于低压出风口的开口截面积,以于不同阻抗下提供平均性能,实现由入风口至高压出风口的高压出风,以及入风口至低压出风口的低压出风。
本案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对称双出风口离心扇。其中入风口至低压出风口形成的流道长度大于入风口至高压出风口形成的流道长度,以于不同阻抗下提供平均性能,实现由入风口至高压出风口的高压出风,以及入风口至低压出风口的低压出风。
本案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对称双出风口离心扇。其中壳体通过转轴的截面形成分别对应低压出风口以及高压出风口的二截面高度,且低压出风口所对应的截面高度小于高压出风口所对应的截面高度,以于不同阻抗下提供平均性能,实现由入风口至高压出风口的高压出风,以及入风口至低压出风口的低压出风。
本案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对称双出风口离心扇其中壳体的内侧壁于低压出风口处靠近高压出风口处的连线,将壳体内的流道区域划分为一低压流道区域以及一高压流道区域,通过将高压流道区域的投影面积设计为大于低压流道区域的投影面积,以于不同阻抗下提供平均性能,实现由入风口至高压出风口的高压出风,以及入风口至低压出风口的低压出风。
为达前述目的,本案提供一种非对称双出风口离心扇,包括上盖、下盖及叶轮。上盖包括入风口。下盖与上盖组合成具有容置空间的壳体,且形成低压出风口以及高压出风口,容置空间连通低压出风口、高压出风口以及入风口。低压出风口与高压出风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侧缘,且分别向相反的方向。低压出风口的开口截面积小于高压出风口的开口截面积。叶轮容置于壳体的容置空间内,于空间上相对入风口,且以转轴为中心转动,将气流由入风口导入,并分别导向低压出风口以及高压出风口。
为达前述目的,本案另提供一种非对称双出风口离心扇,包括上盖、下盖及叶轮。上盖包括入风口。下盖与上盖组合成具有容置空间的壳体,且形成低压出风口以及高压出风口,容置空间连通低压出风口、高压出风口以及入风口。低压出风口与高压出风口分别位于壳体的侧缘,且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其中入风口至低压出风口形成的流道长度大于入风口至高压出风口形成的流道长度。叶轮容置于壳体的容置空间内,于空间上相对入风口,且以转轴为中心转动,将气流由入风口导入,并分别导向低压出风口以及高压出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32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传感器系统
- 下一篇:用于耦合多个半导体装置的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