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OME/IP的车载空调服务调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3038.9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5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丁炜超;周琴;戴智明;张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H04L67/60;H04L67/133;H04L6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应小波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ome ip 车载 空调 服务 调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OME/IP的车载空调服务调用系统,包括传感器服务端(1)、客户端(2)、空调服务端(3)和执行器服务端(4);所述客户端(2)分别与传感器服务端(1)和空调服务端(3)相互通信;所述空调服务端(3)与执行器服务端(4)相互通信;各个端节点间采用基于SOME/IP协议进行通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通信负载低,系统可扩展性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车载以太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SOME/IP的车载空调服务调用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具有环境感知、信息融合、人机交互、驾驶决策等先进功能,其功能的实现离不开高速通信总线支持。经典总线系统(CAN,LIN,FlexRay)使用面向信号的数据传输,这是一种根据发送者需求实现的通信过程,当发送者发现信号的值变化了,或者发送周期到了,就会发送信息,而不考虑接收者是否有需求。随着车内电子控制单元(ECU)数量的增加,面向信号的数据传输方式存在网络通信流量大、成本高及可扩展性差等显著缺点。
基于以太网的车载通讯应用成为汽车通讯领域的一种新趋势。数据传输的新理念是通过SOME/IP(Scalable service-Oriented MiddlewarE over IP)通信协议实现面向服务的数据传输,与面向信号传输不同,SOME/IP通信协议具有如下优势:
1)车辆中的ECU能够通过SOME/IP订阅服务内容来实现面向服务的信息传输,从而使得发送方仅在网络中至少有一个接收方需要此数据时才发送数据;此过程的优点一方面实现了不同ECU的解耦,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2)网络和所有连接的节点不会被不必要的数据加载,降低了总线上的通信负载,有效解决了车载服务使用的复杂性,提高系统可用性,降低软件开发成本。
经过检索,中国专利CN202011030239.5公开了一种基于SOME/IP协议的车载网络ECU通信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CAN协议的ECU发送CAN信号给服务转化ECU并经服务转化ECU对CAN信号的类型进行判断并根据CAN信号类型进行相应转化服务处理,通过对CAN信号的类型进行判断从而进行相应的转化处理,并且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设置载荷数据缓冲区并对载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如合并或分段;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够根据CAN协议的数据类型进行对应的服务转化,同时解决了CAN协议与车载以太网协议的单帧数据大小不对称传输的技术问题。但是,该发明仅仅考虑的车载CAN信号与车载以太网信号传输问题,并没有具体考虑到基于SOME/IP通信协议的车载空调服务调用系统的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低通信负载、可扩展性强的基于SOME/IP的车载空调服务调用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SOME/IP的车载空调服务调用系统,包括传感器服务端、客户端、空调服务端和执行器服务端;所述客户端分别与传感器服务端和空调服务端相互通信;所述空调服务端与执行器服务端相互通信;各个端节点间采用基于SOME/IP协议进行通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服务端包括温度模拟模块和温度通知模块;
所述温度模拟模块通过函数模拟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
所述温度通知模块通过SOME/IP Event接口,将温度模拟模块所模拟的温度以notification的消息类型发送给客户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客户端包括消息处理模块和服务请求模块;
所述消息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来自传感器服务端的notification消息和空调服务端各个服务的response回复消息;
所述服务请求模块向传感器服务端发起订阅服务请求并根据需要向空调服务端发起RPC请求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30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