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薯秧交替种植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2572.8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7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平;高清海;高源;彭发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A01B49/04;A01B49/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刘陶铭 |
地址: | 050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薯 交替 种植 | ||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红薯秧交替种植机,包括机架,旋耕机构、起垄机构和插秧机构均设置在机架上,插秧机构包括上料组件,上料组件设置在机架上,上料组件用于存放秧苗,滑槽设置在机架上,位置控制机构往复滑动设置在滑槽内,位置控制机构的滑动速度与机架的行进速度相等,插秧杆摆动设置在位置控制机构上,随位置控制机构往复移动,插秧杆的下端用于夹取秧苗后将秧苗插入地垄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红薯种植密度低,土地未充分利用,红薯产量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红薯秧交替种植机。
背景技术
红薯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富含食物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钾、铁、硒、钙等稀有的微量元素,具有减肥瘦身、辅助调节血糖、保护视力、美容,延缓衰老等好处,深受人们喜爱。
传统的红薯生产方式多采用直插的方法进行移栽种植,多选用套种及平地种植。一般的红薯秧苗长度在20~30cm,垂直插入土壤中的深度约8~10cm,其余部分露在土壤外,采用直插法种植薯苗入土节位较少,结薯数量少,产量提升困难。一般根茎类作物在膨大时需要排除等体积的土壤,根茎间对空间、水分和营养等资源均存在竞争,而在套种或平地种植的情况下,土壤内的资源分布不均,造成下面结的红薯大、上面结的红薯小,导致薯块大小不均,商品价值相对较差。
由于红薯喜光,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输导组织发达,产量较高,且红薯还具有吸肥能力强的特点,虽耐瘠薄,但要高产必须施足肥料。目前红薯移栽多为垄作斜栽种植,为同时满足光照及肥料供给,薯苗种植株距大、密度低,在有限的土地上,产量提升不上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红薯秧交替种植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红薯种植密度低,前期光能、养分和土地利用不足,红薯产量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薯秧交替种植机,包括,机架、旋耕机构、起垄机构和插秧机构,所述旋耕机构、起垄机构和插秧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插秧机构包括
上料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料组件用于存放秧苗,
滑槽,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位置控制机构,往复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位置控制机构在插苗过程中滑动速度与所述机架的行进速度相等,
插秧杆,摆动设置在所述位置控制机构上,随所述位置控制机构往复移动,所述插秧杆的下端用于夹取所述秧苗后将所述秧苗插入地垄内。秧苗插入地垄可以横向平栽、横向斜栽、斜向平栽或者斜向斜栽,横向为与垄的方向垂直的方向,斜向为与垄的方向有一定角度。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位置控制机构包括
轨道,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轨道的方向平行于所述机架的行进方向,
正反转电机,滑动设置在所述轨道上,
输出轴,所述正反转电机驱动所述输出轴转动,
齿轮,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滑槽和所述齿轮的中心,带动所述齿轮转动,
齿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沿着所述滑槽的方向设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带动所述输出轴在所述滑槽内滚动,所述输出轴沿着滑槽方向的滚动速度在插入和拔出过程中与所述机架的行进速度相等,
滑套,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滑套与所述输出轴间隙配合,所述滑套随所述输出轴移动,插秧杆铰接在所述滑套上,
摆动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带动所述插秧杆在所述滑套上摆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摆动控制组件包括
连接杆,一端铰接在所述插秧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2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