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扩容与相似性度量的残缺点云分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2559.2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8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王哲;杨建行;王立鹏;何芸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20 | 分类号: | G06T17/20;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扩容 相似性 度量 残缺 分类 方法 | ||
1.一种基于数据扩容与相似性度量的残缺点云分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原始点云进行预处理;
该步骤首先对未规范化的数据进行规范化,使得数据范围始终保持在[-1,1]中,以便于后续任务;
S2:提出了一种面向三维点云的数据扩容方式——随机区域擦除;
该步骤能够兼顾学习完整点云及残缺点云的语义信息,针对完整点云随机去除部分区域的点云,剥离掉局部信息;这一过程模拟了实际采集点云过程中出现的遮挡、缺失问题,且增加了数据的复杂性和丰富度,增强了网络的鲁棒性与泛化性能;其具体步骤如下:
S21:在训练过程中,原始点云数据输入网络后复制本身获得与之相同的“复本”作为随机区域擦除模块的输入数据;
S22:随机区域擦除的方法会在“复本”点集中随机选择一个点作为擦除的区域中心;
S23:随机区域擦除模块设置了一个擦除的范围,并随机选定范围内的任意一大小作为擦除半径以形成一个可供擦除的球域;
S24:将擦除球域内的点云数据清除,与此同时模块需要判断经过擦除的点云所保留的点数是否满足后续分类网络的要求下限,分类网络的输入点数为1024,故当擦除后剩余点数不满1024时,网络则放弃对该点云数据实行随机区域擦除;
S3:设计一个点相似性度量模块,引入注意力机制,完成辅助损失函数的设计;
该步骤中的相似性度量模块以S2输出的完整点云和残缺点云共同作为输入,设定评价指标判断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对完整点云应用注意力机制获得不同点之间的权重值,该权重值作为参数参与构建相似性度量损失;相似性损失函数以辅助损失的形式引入总体损失函数,在网络模型的训练过程中引入并在网络的测试环节去除;其具体步骤如下:
S31:将数据量不同的完整点云与残缺点云共同降采样,降采样的方法为最远点采样,经过最远点采样的完整点云与残缺点云各保留1024个采样点;
S32:对下采样后的完整点云应用注意力机制,以此获得各个点之间的权重,获取注意力的公式为:
A=g(Qi,W)
其中Qi={qj|1≤j≤i}代表了完整点云,W是共享多层感知机的可学习权重;
S33:利用点云补全中的评价指标评估残缺点云与完整点云的关系,该部分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S331:采用点云补全中的倒角距离CD来评估完整点云Q与残缺点云P之间的关系,CD表示一个点云中每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云中与之最近的邻居点之间的平均距离,由此构成CD损失,其具体公式为:
S332:采用点云补全中的地球移动距离EMD来评估完整点云Q与残缺点云P之间的关系,EMD距离表示的是一个点云“移动”成另一个点云的最优规划路径下的最小消耗,由此构成EMD损失,其具体公式为:
其中φ是一个可以使对应点之间的平均距离最小的双射,且和的大小必须相同;
S333:将CD损失与EMD损失相结合,CD计算效率高时间复杂度低,EMD对单个点云的个性特征及局部细节有更好的区分度,将二者结合起来共同构建相似性度量损失,该损失函数公式为:
S34:将完整点云经过注意力模块获得的权重作为参数,引入完整点云与残缺点云之间距离dij的计算中,dij是相似性度量损失的核心部分,其公式如下:
dij=A·||Q-P||
S4:对完整点云和残缺点云进行分类;
该步骤利用S2得到的扩容后的数据作为分类网络的输入,分类网络部分延续了PointNet++的encoder-decoder分类结构;多层次的特征提取结构捕获了局部及全局特征,分类损失与相似性度量损失以特定比例结合构成网络的整体损失函数;其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S41:将扩容后的完整点云与残缺点云共同输入分类网络实现残缺点云分类;具体包括步骤如下:
S411:利用PointNet++的编码部分中的SA层实现特征提取,SA层具体包括Sampling,Grouping,PointNet三个模块,具体步骤如下:
S4111:SA层中的Sampling模块首先对输入模块的点云进行下采样,采样方式是最远点采样,采样点数为1024个点;
S4112:SA层中的Grouping模块以所选取点为质心,通过邻域算法选取固定区域内合适数目的点构成局部点集,每个邻域内选取的点数为32个;
S4113:SA层的PointNet部分则使用最大池化max-pooling作为对称函数实现点云的排列不变性,使用MLP模块提取局部特征,该过程的公式如下:
f({x1,...,xn})≈g(h(x1),...,h(xn))
在该过程中,h代表MLP,g代表max-pooling函数,max-pooling函数表示特征中最大值且满足置换不变性,该公式为:
max(x1,x2,x3,...)≡max(xα1,xα2,xα3,...),xi∈RD
S412:重复两次S411的过程,逐步获得不同层次的局部特征及全局特征;
S413:解码部分将编码部分所得降采样得到的全局特征作为输入引入全连接网络,并通过Softmax完成分类;
S42:将分类网络得到的损失函数与S3得到的相似性度量损失相结合组成IPC-Net的损失函数,分类网络部分的损失函数LCLS为NLLLoss;相似性度量损失由S333所得,并以辅助函数的形式应用于模型的训练过程,在测试环节去除;超参数alpha用于均衡两种损失,alpha值经由实验确定为0.05,IPC-Net的损失函数为:
LCON=0.95LCLS+0.05LS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25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手部抗痉挛用智能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红薯秧交替种植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