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拆卸的碳减排装置与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2551.6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昂;郭晓琳;何国强;马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3/08 | 分类号: | F01N3/08;F01N3/24;F01N11/00;F01N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碳减排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碳减排装置与控制方法;碳减排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进气管和出气管;装置主体包括气固分离单元、吸附单元和废气储存室;气固分离单元左侧上端连接进气管,右侧连接气固分离网和吸附单元;吸附单元左侧壁面均匀分散微孔,微孔连接导气管,导气管另一端连接吸附单元右侧壁面微孔和废气储存室,吸附质装入碳减排装置的吸附单元;废气储存室右侧连接气压检测器、出气阀和出气管。设置碳减排装置出气阀的出气压力为0.1‑0.3Mpa,通过废气储存室的气压检测器,当压力达到碳减排装置出气阀的出气压力设置值时,停止运行碳减排装置,并拆卸装置,更换吸附质。该装置和控制方法在二氧化碳碳减排排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废气净化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的碳减排装置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日益加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势在必行。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具体为交通工具或工厂产生的废气。目前,针对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排放主要是污染气体和粉尘颗粒的处理,而对废气二氧化碳的处理装置较少报道。
专利1(一种二氧化碳吸附剂、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及制造方法,申请号,20161079408)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吸附剂、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二氧化碳吸附剂按重量份计包含氧化钛20~60份、氧化铝30~70份、氧化镁10~50份;该吸附剂填充层安装在二氧化碳吸附装置的过滤通道上,用于吸附笑气中的二氧化碳。
专利2(一种碳减排装置,申请号,2018112046254)公开了一种碳减排装置,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右端的尾气管套接筒;机身内设有光合反应腔,光合反应腔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并通过转动轴延伸转动。.
专利3(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申请号,2015109381450)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管体、散热装置、连接管、制氧装置、氧化管和二氧化碳处理装置;散热装置设置在关卡与汽车排气管的连接处,连接管的输入口与汽车排气管的输出口连接,制氧装置的输入口与连接管的输出口连接,氧化管的输入口与制氧装置的输出口连接,二氧化碳处理装置的输入口与氧化管的输出口连接,二氧化碳处理装置的输出口与气体出口相通连接,而且连接管、制氧装置、氧化管和二氧化碳处理装置内部通过圆形气体管相通连接。该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节约能源,便于拆卸,清理简单。
专利4(一种汽车尾气三级处理装置及其分离方法,申请号,2011102943711)公开了一种属于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的汽车尾气三级处理装置及其分离方法。该处理装置包括三元催化器、一级初处理装置、二级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处理装置和三级二氧化碳处理装置构成;一级初处理装置为初级分离器,初级分离器中填充活性炭颗粒,二级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处理装置主要由光催化反应器构成,光催化反应器中填充二氧化钛;三级二氧化碳处理装置为二氧化碳分离器,二氧化碳分离器填充活性炭纤维,三元催化器、一级初处理装置、二级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处理装置和三级二氧化碳处理装置依次串联。汽车尾气经过本装置后即可实现尾气分离处理,从源头上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专利5(二氧化碳处理装置和二氧化碳的处理方法,申请号,2010800398288)在二氧化碳处理装置设置碳酸盐生成槽,并在其中放入含氢氧化镁的水溶液用于吸附二氧化碳。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25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