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浊度反馈的泡沫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2037.2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1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季明东;徐云杰;王永立;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浊度 反馈 泡沫 分离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体浊度反馈的泡沫分离器,应用于海水循环水养殖的水处理和海水养殖的尾水处理。包括射流水泵和文丘里射流器构成的小尺寸气泡发生装置,风机和曝气盘(或曝气管)构成的大尺寸气泡发生装置,分离容器和分离隔板构成的主体分离装置,电磁水阀和反冲洗喷嘴构成的反冲洗装置,以及PLC和水体浊度传感器构成的反馈控制系统。由于射流、曝气形成气泡的能耗不同,小尺寸气泡、大尺寸气泡对细微悬浮颗粒物的去除效果也不同,本发明可以根据养殖对象生境要求、养殖时期等调节泡沫分离器运行状态,同时达到高效去除细微悬浮颗粒物和节约能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施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的是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或海水养殖尾水处理中细微悬浮颗粒物(蛋白质有机物)去除装备—泡沫分离器。
背景技术
循环水养殖系统是设施水产养殖的典型代表,以饲料系数低、养殖产量和水产品质量高、水资源利用率高和养殖全程可控等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核心在于水质净化,其中悬浮颗粒物去除是水处理的首要环节。悬浮颗粒物的快速高效去除对维持良好养殖水环境和保证养殖生物安全快速生长至关重要,也有利于减小生物过滤等其它水处理单元的有机负荷。当前细微悬浮颗粒物去除效率低,不能满足集约化养殖的需要,加之系统运行成本高,这些是制约循环水养殖开发应用的重要瓶颈。另外由于循环水养殖系统水体循环流量大,为保证充足水力停留时间,目前常规泡沫分离设备庞大,也需要配多台射流水泵与文丘里射流器组合形成气泡,运行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浊度反馈的泡沫分离器,包括气泡发生装置、主体分离装置、反冲洗装置以及反馈控制系统,其核心是2种气泡发生装置基于水体浊度进行反馈控制。
所述的水体浊度反馈的泡沫分离器,由射流水泵与文丘里射流器构成小尺寸(0.03~0.3mm)气泡发生装置,由风机和曝气盘构成大尺寸(0.3~2mm)气泡发生装置;由分离容器和分离隔板构成主体分离装置,由反冲洗喷嘴和电磁水阀构成反冲洗装置;由PLC(或单片机)控制箱和水体浊度传感器构成反馈控制系统。
所述的气泡发生装置,小尺寸气泡通过文丘里射流产生,射流水泵进水口、文丘里射流器出水口接泡沫分离容器;大尺寸气泡通过曝气产生,曝气盘位于泡沫分离容器的底部,风机管道从泡沫分离容器上部引入。
所述的主体分离装置和反冲洗装置,泡沫分离容器上部设进水口,下部设出水口;分离隔板在泡沫分离容器内上部,泡沫口的底部高于分离隔板的底部;反冲洗喷嘴在泡沫分离容器顶部四周分布,电磁水阀接射流水泵的出水。
所述的反馈控制系统,通过PLC(或单片机)结合水体浊度传感器控制小尺寸气泡发生装置和大尺寸气泡发生装置的工作状态,且结合电磁水阀控制反冲洗状态;水体浊度传感器设在出水口之后的高处以避免水中气泡影响浊度检测精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水体浊度反馈的泡沫分离器,实验表明射流形成的0.03~0.3mm的小尺寸气泡有利于较大细微悬浮颗粒物(30μm)的去除,曝气形成的0.3~2mm的大尺寸气泡有利于较小细微悬浮颗粒物(50μm)的去除。养殖管理者可以根据养殖对象生境要求、养殖时期以及循环水处理效果等综合设定水体浊度值,与监测的泡沫分离出水口水体浊度对比,控制气泡发生装置的工作状态。在实际水体浊度低于设定值时,仅曝气产生气泡;在实际水体浊度高于设定值时(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通常由于长时间运行导致细微悬浮颗粒物积累,从而水体浊度增加),曝气和射流同时产生气泡。通常曝气形成气泡的能耗低于射流,且曝气形成气泡的持气率要高于射流,本发明主要通过反馈调控射流形成气泡的作用时间以节约能耗(与现有常规泡沫分离器相比,也减少了射流水泵与文丘里射流器组数),并且曝气和射流同时形成气泡可以高效去除悬浮颗粒物。本发明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高,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师范学院,未经湖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2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