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舰船挂饰悬挂收放装置及舰船挂饰收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1881.3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2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金迎村;徐家哲;肖亮;徐金文;郭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B17/00 | 分类号: | B63B17/00;G09F17/00;B63B27/0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舰船 悬挂 装置 挂饰收放 方法 | ||
1.一种舰船挂饰悬挂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机构,包括双卷筒绞车、引索、引导滑车、挂索、第一牵引滑车、第二牵引滑车、单卷筒绞车、牵导索、第一导向滑车以及第二导向滑车;所述双卷筒绞车和所述单卷筒绞车间隔地安装于舰船的顶层甲板的基座上;所述引导滑车安装于所述舰船的桅杆上,所述引索的第一连接端缠绕于所述双卷筒绞车的一端上,所述引索的第一活动端穿过所述引导滑车并向所述舰船的主甲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牵引滑车、所述第二牵引滑车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舰船的桅杆上,且所述第二牵引滑车高于所述第一牵引滑车,所述第一牵引滑车、所述第二牵引滑车在所述舰船的顶层甲板基座上的投影相间隔开来;所述挂索的第二连接端缠绕于所述双卷筒绞车的另一端上,所述挂索的第二活动端穿过所述第一牵引滑车并向所述主甲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滑车、所述第二导向滑车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舰船的桅杆上,且所述第一导向滑车、所述第二导向滑车在所述舰船的顶层甲板基座上的投影相间隔开来;所述牵导索的第三连接端缠绕于所述单卷筒绞车上,所述牵导索的第三活动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滑车、所述第二导向滑车以及所述第二牵引滑车,并向所述主甲板的方向延伸;
端部转向机构,安装于所述舰船的主甲板上;所述第一活动端被配置为可在所述端部转向机构和所述双卷筒绞车之间进行往复移动,当所述第一活动端移动至所述端部转向机构处并穿过所述端部转向机构时与所述第三活动端相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三活动端向所述双卷筒绞车的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一活动端移动至所述双卷筒绞车处时与所述第三活动端相断开;所述第三活动端被配置为可在所述端部转向机构和所述双卷筒绞车之间进行往复移动,当所述第三活动端移动至所述端部转向机构处时与所述第一活动端相连接,当所述第三活动端移动至所述双卷筒绞车处时与所述第二活动端相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二活动端向所述端部转向机构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舰船挂饰悬挂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转向机构包括三孔眼板、第一卸扣以及开口滑车,所述三孔眼板固定于所述舰船的主甲板的船艏或者船艉处,所述开口滑车通过所述第一卸扣与所述三孔眼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引索、所述牵导索以及所述挂索均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开口滑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舰船挂饰悬挂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端上安装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二活动端上安装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三活动端上安装有第三套环,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第三套环之间通过第二卸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活动端与所述第三活动端之间通过第三卸扣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舰船挂饰悬挂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滑车、所述第一牵引滑车、所述第二牵引滑车、所述第一导向滑车以及所述第二导向滑车在所述舰船的顶层甲板基座上的投影点依次相间隔开来,且所述挂索处于所述牵导索和所述引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舰船挂饰悬挂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滑车、所述第二导向滑车、所述第一牵引滑车、所述第二牵引滑车依次由下至上的设置于所述舰船的桅杆上,且所述第一导向滑车与所述第二导向滑车的高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舰船挂饰悬挂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索为锦纶绳,且用于挂饰开始时对所述牵导索进行连接和牵引;所述牵导索为钢丝绳,且用于牵引所述挂索移动至所述端部转向机构处并进行固定,并牵引所述挂索上的挂饰绳沿所述挂索上升起或降落;所述挂索为钢丝绳,且用于悬挂挂饰。
7.一种舰船挂饰收放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舰船挂饰悬挂收放装置进行挂饰的收放,所述舰船挂饰收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需悬挂的挂饰按照悬挂顺序依次连接于挂饰绳上,由工作人员将所述引索的所述第一活动端引至所述端部转向机构处,将所述第一活动端穿绕过所述端部转向机构的开口滑车后继续牵引至所述双卷筒绞车的另一端处,完成准备工作;
步骤二,将所述第一活动端上的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三活动端上的第三套环通过第二卸扣进行连接,启动所述双卷筒绞车并回收所述引索,同时释放所述牵导索,将所述引索和所述牵导索的连接段被牵引至所述端部转向机构处,直至所述第三活动端穿绕过所述开口滑车;
步骤三,继续回收所述引索,直至所述引索和所述牵导索的连接段被牵引至所述双卷筒绞车处,解开所述引索和所述牵导索,将所述第三套环与所述第二活动端上的第二套环用第三卸扣进行连接;启动所述单卷筒绞车并回收所述牵导索,同时释放所述挂索,所述牵导索和所述挂索的连接段被牵引至所述端部转向机构处,此时解开所述牵导索和所述挂索,取下所述端部转向机构处的开口滑车和第一卸扣,将挂索用所述第三卸扣固定在所述端部转向机构中的三孔眼板上最上方的连接孔中;
步骤四,将所述挂饰绳的一端通过连接卸扣连接于所述第三活动端上,启动所述单卷筒绞车并回收所述牵导索,同时将所述挂饰绳上的挂饰依次通过弹簧套环与所述挂索相连,直至所有挂饰均挂上挂索,且所述第三活动端与所述挂饰绳的连接段移动至所述单卷筒绞车处,此时将所述挂饰绳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卸扣固定在所述三孔眼板的中部或下方的连接孔中,收紧挂饰绳,完成挂饰的悬挂;
步骤五,所述挂饰绳处于挂有所述挂饰的状态,当需要对所述挂饰进行回收时,此时用所述单卷筒绞车释放一段与所述第三活动端相连接的所述挂饰绳,将所述挂饰绳与所述端部转向机构上的所述三孔眼板相固定连接的一端取下,并依次逐步取下所述挂饰绳上的所述挂饰,同时缓慢释放所述第三活动端,以使所述第三活动端朝向所述端部转向机构的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三活动端移动的同时取下所述挂饰绳上的所述挂饰,直至所有的所述挂饰均取下,此时所述第三活动端已释放至所述端部转向机构处;
步骤六,断开所述第三活动端与所述挂饰绳的连接,并将所述第三活动端穿过所述开口滑车,此时用所述双卷筒绞车释放一段所述第二活动端,并将所述第二活动端从所述三孔眼板的固定连接处取下,用所述连接卸扣与已绕过所述开口滑车的所述第三活动端相连接;启动所述双卷筒绞车并收回所述第二活动端,同时释放所述单卷筒绞车,以使所述第二活动端牵引所述第三活动端至所述双卷筒绞车处,断开所述第二活动端与所述第三活动端的连接;
步骤七,将所述第三活动端与所述第一活动端在所述双卷筒绞车处连接,启动所述单卷筒绞车并收回所述第三活动端,同时启动所述双卷筒绞车并释放所述第一活动端,以使所述第三活动端牵引所述第一活动端移动并穿过所述端部转向机构后继续移至所述单卷筒绞车处,然后断开所述第三活动端与所述第一活动端的连接;
步骤八,启动所述双卷筒绞车,回收所述第一活动端,以使所述第一活动端移动并穿过所述端部转向机构之后继续移至所述双卷筒绞车处,至此所有回收步骤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18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