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除烟气中汞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1636.2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8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萍;戴天昊;张衡;赵万仪;叶维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红狮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2 | 分类号: | B01D53/12;B01D53/88;B01D53/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除 烟气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除烟气中汞的方法,包括:氧化催化吸附材料的制备、催化氧化流化床的预氧化、烟气脱汞和流化床再生等步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除烟气中汞的方法,本发明用粉煤灰等常规廉价材料制备了吸附材料,该材料对烟气中的汞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材料能够吸附的汞在催化氧化为二价汞氧化物;本发明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再生效果;本发明的除烟气中汞的工艺具有能耗少,吸附能力强,汞清除率高,再生成本低的优点,降低了烟气脱汞的处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是一种脱除烟气中汞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为了实现燃煤烟气污染物的有效减排,我国政府提出了严格的烟气污染物排放要求,规定燃煤电厂达到或接近燃气电厂的污染物排放限值,燃烧过程排放的重金属尤其汞具有高毒性、不可降解性和生物积累性,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长期危害。
CN101844024B 公开了一种烟气脱汞装置,包括反应器壳体,反应器壳体下部设置有进气口,上部设置有出气口,其特点在于,所述反应器壳体内腔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设置有三层多孔状支撑板,各支撑板上均设置有吸附填料层。相比于现有技术,该发明具备脱汞效率高、实施成本便宜的优点;另外,由于设置了三层支撑板,故检修时不需搭建临时检修平台,运行维护人员可站在烟气整流板上对内部件进行维护和更换,故还具备检修维护方便的优点。
CN106731559B公开了一种含汞烟气湿法脱汞剂及脱汞方法,涉及烟气净化处理,特别是含汞烟气湿法脱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汞剂包括沉汞剂、沉淀剂和晶种,沉汞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5%~20%,晶种的用量为所述沉汞剂重量的0.5%~5%,沉淀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1%~0.5%,余量为水。含汞烟气与稀释后的脱汞剂气液接触发生反应,脱汞剂氧化或硫化含汞烟气中的各种状态汞,生成难溶的含汞化合物沉淀,反应处理后的净化烟气排放;该发明含汞烟气湿法脱汞方法脱汞效率高、实施成本低、整体工艺简单,应用条件不苛刻,适用于不同浓度的烟气脱汞。
CN103071375A提供一种烟气脱汞设备,包括反应塔、固液分离器和氯气控制系统;反应塔内设有氧化装置、填料层、喷淋装置、除雾器;反应塔上设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烟气入口位于氧化装置与填料层之间,烟气出口位于反应塔顶部;反应塔底部设有溶液出口;氧化装置为漏斗形,包括一体结构的上部敞口圆锥筒和下部圆柱筒;氧化装置的下部圆柱筒与氯气控制系统连通;反应塔底部的溶液出口通过第一管道分别与喷淋装置、固液分离器连接;固液分离器的底部设有上清液出口和沉淀出口,上清液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反应塔的底部连接。该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该烟气脱汞设备进行烟气脱汞的方法。该发明提供的烟气脱汞设备和方法,能有效脱除烟气中的汞,提高汞的回收率。
目前用在烟气脱汞的工艺大多使用的是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处理吸附剂的成本较高,而且吸附剂喷射系统会增加除尘设备的运行负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除烟气中汞的方法。
一种脱除烟气中汞的方法,其方案为:
A)、氧化催化吸附材料的制备:按照质量份数,将60-72份的粉煤灰,12-18份的氢氧化钙,0.5-1.2份的二氧化钛,0.1-0.4份的稀土盐,0.2-0.6份的硝酸锰加入到球磨机中,球磨混合30-60min后加入2.1-3.8份的秸秆粉和5-12份的膨润土,继续球磨30-60min后加入10-23份的碘化物水溶液,搅拌均匀后造粒到0.5-5mm的颗粒,在80-100℃下干燥后在空气氛围下升温到950-1150℃下煅烧3-6h,完成后冷却到室温,将得到的颗粒加入到300-500份的质量份数为0.5%-5%的巯基改性剂的乙醇溶液中,再加入2.5-4.5份的二烯丙基硫脲,0.12-0.25份的烯丙基胺,2.2-3.6份的甲醇钠,缓慢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升温至50-62℃,搅拌反应100-300min后,过滤,烘干,即可得到所述的一种氧化催化吸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红狮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红狮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16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批量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据库主从服务断开的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