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温湿度监控的智能物联网互感器底座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0385.6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3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和巍;龙鹏;郑涛;王中杰;白景涛;揭业炜;姜佳伟;彭坤;王磊;马振琦;白俊;路凯;彭斌;张宏;张超;牛中伟;雷强;覃天涯;张晓文;潘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恒光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滨海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刘正君 |
地址: | 314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湿度 监控 智能 联网 互感器 底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温湿度监控的智能物联网互感器底座,包括互感器模块、用于感应互感器温湿度变化情况的温湿度传感模块、电源模块和物联网控制模块,温湿度传感模块分别与互感器模块和物联网控制模块连接,电源模块分别给温湿度传感模块和物联网控制模块供电。本发明通过温湿度传感模块感应互感器模块的温湿度变化情况,物联网控制模块接收温湿度传感模块采集的互感器温湿度信息并进行对比分析,当检测出互感器状态异常时向监测中心反馈异常状态信息,实现互感器温度和湿度信息的远程监测,并能够进行预警,防止互感器因温湿度异常影响互感器的使用寿命以及互感器的正常工作,最终影响使用者的正常生产活动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温湿度监控的智能物联网互感器底座。
背景技术
雷雨天气计量柜会出现湿度显著上升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地下配电房被雨水淹没的情况,这些情况导致的高湿度会影响互感器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影响用户的正常生产活动,特别是敏感用户。同时,在超容过载等情况下,电流互感器温度上升会影响互感器的使用寿命和正常工作,最终会影响客户的正常生产活动。因此,有必要提升互感器底座智能化,实现互感器温度和湿度信息的远程监测,并实现预警,降低巡查人员工作量,实现电流互感器的异常工作监测。目前大多数高低压电流互感器未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无法实现电流互感器温湿度信息的远程监测,不能完成电流互感器的智能化管理。
如中国专利CN208903793U,公开日2019年5月24日,一种互感器安装底座,包括底板、定位杆一、定位杆二、调节杆和定位挡板,所述底板形状为长方形,所述定位杆一和所述调节杆均为U型钢,所述定位杆二为不等边角钢,所述底板上表面上位于一短边所在端固定有一定位杆一,所述底板上位于另一短边所在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定位杆二,所述定位杆一和所述定位杆二的顶面上沿纵向都均匀的开设有定位安装孔一,所述定位杆一和所述定位杆二上设有两根平行布置的调节杆,两根所述调节杆开口相对布置,每根所述调节杆的顶面上沿纵向都均匀的开设有定位安装孔二,每根所述调节杆的底面两端上均开设有固定孔。其虽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定位简便,安装效率高且安装质量好的特点,但其存在未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无法实现电流互感器温湿度信息的远程监测进而导致无法及时发现互感器状态异常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高低压电流互感器无法实现互感器温湿度信息的远程监测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对互感器的温湿度信息进行远程监测的带温湿度监控的智能物联网互感器底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温湿度监控的智能物联网互感器底座,包括互感器模块、用于感应互感器温湿度变化情况的温湿度传感模块、电源模块和物联网控制模块,所述温湿度传感模块分别与所述互感器模块和所述物联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给所述物联网控制模块供电。一种带温湿度监控的智能物联网互感器底座,通过温湿度传感模块感应互感器模块的温湿度变化情况,物联网控制模块接收温湿度传感模块采集的互感器温湿度信息并进行对比分析,当检测出互感器状态异常时向监测中心反馈异常状态信息,实现互感器温度和湿度信息的远程监测,并能够进行预警,降低巡查人员工作量,实现互感器底座的智能化监测,防止互感器因温湿度异常影响互感器的使用寿命以及互感器的正常工作,最终影响使用者的正常生产活动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物联网控制模块包括温度分析单元、湿度分析单元、控制处理单元和信息传输单元,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温度分析单元、所述湿度分析单元和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连接,所述温度分析单元和所述湿度分析单元均与所述温湿度传感模块连接。物联网控制模块通过温度分析单元和湿度分析单元分析所有互感器是否有温度或湿度超出阈值的情况,信息传输单元用于传输和接收数据信息,控制处理单元负责接收并分析其他单元传输的数据,物联网控制模块接收的相关控制指令也需要通过控制处理单元进行识别并发送给相关的运行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恒光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滨海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未经嘉兴市恒光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滨海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03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HEVC子像素运动估计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