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产线实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50305.7 | 申请日: | 2021-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9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锦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因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G09B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冼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产线实训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产线实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电工电子实训设备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依次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原料供应装置、分拣装瓶装置、上盖拧紧装置、打标检测装置、成品装箱装置和成品仓储装置,所述原料供应装置、分拣装瓶装置、上盖拧紧装置、打标检测装置、成品装箱装置和成品仓储装置的一侧均分别设置有触摸屏,所述原料供应装置、分拣装瓶装置、上盖拧紧装置、打标检测装置和成品装箱装置朝向触摸屏的一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输送带,且多个第一输送带相连接,所述原料供应装置包括空瓶仓库和出瓶机构。本发明具有方便自动化相关教学实验技能实训、方便学生操作、方便移动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实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工电子实训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产线实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设备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开始广泛应用在教学领域,实训教学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着重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便提高,实训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的。
目前市面上相关产品大多体积大、整体重量大不利于移动;此外,存在集成度低、大多产品还需另外外接功能模块才能实现目标要求等问题;在机电、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各种课程的教学与技能实训中,需要多种设备共同实现功能的时候往往存在诸多不便,实训效率太低,影响实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产线实训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不需要外接功能模块,具有方便自动化相关教学实验技能实训、方便学生操作、方便移动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实训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产线实训系统,包括依次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原料供应装置、分拣装瓶装置、上盖拧紧装置、打标检测装置、成品装箱装置和成品仓储装置,所述原料供应装置、分拣装瓶装置、上盖拧紧装置、打标检测装置、成品装箱装置和成品仓储装置的一侧均分别设置有触摸屏,所述原料供应装置、分拣装瓶装置、上盖拧紧装置、打标检测装置和成品装箱装置朝向触摸屏的一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输送带,且多个第一输送带相连接;
所述原料供应装置包括空瓶仓库和出瓶机构,所述空瓶仓库安装在第一输送带远离触摸屏的一侧,所述出瓶机构安装在第一输送带和空瓶仓库之间。
作为本发明一种智能产线实训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拣装瓶装置包括药丸输送带、装料机构、瓶子固定机构和出药丸机构,所述出药丸机构安装在第一输送带远离触摸屏的一侧,所述出药丸机构和第一输送带之间依次安装有药丸输送带和装料机构,所述瓶子固定机构安装在第一输送带远离装料机构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一种智能产线实训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药丸机构包括玻璃管、第一气缸、推料板和出料板,所述出料板安装在药丸输送带远离第一输送带的一侧,所述出料板内开设有贯穿的第一空腔,所述玻璃管的底部穿过出料板顶壁并置于第一空腔内,所述出料板远离药丸输送带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与第一空腔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智能产线实训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料机构包括第一回转气缸、第二气缸、吸盘固定杆和吸盘,所述第一回转气缸安装在药丸输送带和第一输送带之间,所述第一回转气缸上方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吸盘固定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吸盘固定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吸盘。
作为本发明一种智能产线实训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盖拧紧装置包括电动转盘,所述电动转盘安装在第一输送带远离触摸屏的一侧,所述电动转盘外侧环绕设有摇臂机械手、出盖机构和装瓶盖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因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因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03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