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二次除锈剂以及船舶二次除锈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0125.9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3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邱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佳船工程监理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1/34 | 分类号: | C11D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开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二次 除锈 以及 工艺 | ||
本申请涉及除锈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船舶二次除锈剂以及船舶二次除锈工艺。船舶二次除锈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柠檬酸20~40份、有机硅改性磷酸酯15~25份、丙烯酸乳液5~10份、水60~80份;所述有机硅改性磷酸酯是由聚醚改性三硅氧烷经过磷酸化试剂酯化而成。本申请的船舶二次除锈剂可用于船舶二次除锈工艺中,其具有除锈操作简单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除锈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船舶二次除锈剂以及船舶二次除锈工艺。
背景技术
船舶建造使用的钢板经过一次表面预处理并涂覆车间底漆后,再经过划线、落料、加工、装配、焊接等工序处理,组装成船体的分段或区域。在上述加工工序中,钢板表面的漆膜被破坏,导致钢材表面重新锈蚀,需要对钢材进行二次处理,此处理工序即为船舶二次除锈工艺。
相关技术中,早期二次除锈工艺采用手工除锈以及喷砂除锈等手段,通过机械外力打磨去除钢材表面锈迹,但仅依靠机械外力的作用,除锈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砂砾难以回收利用。
后期二次除锈工艺采用钢铁除锈剂进行浸泡处理,例如申请号为8510474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铁除锈、钝化工艺,先使用含活化剂的盐酸除锈液进行处理,使钢铁表面锈层和氧化皮迅速溶解、剥落,再使用含生石灰、亚硝酸钠的钝化液进行处理,在金属表面生成钝化膜。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本发明人认为船舶分段的体积较大,需要根据船舶分段的大小建立相应的除锈池和钝化池,处理工艺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简化船舶的二次除锈工艺,本申请提供一种船舶二次除锈剂以及船舶二次除锈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船舶二次除锈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二次除锈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柠檬酸 20~40份
有机硅改性磷酸酯 15~25份
丙烯酸乳液 5~10份
水 60~80份;
所述有机硅改性磷酸酯是由聚醚改性三硅氧烷经过磷酸化试剂酯化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醚改性三硅氧烷的端部含有羟基,能够与磷酸化试剂中的磷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硅改性磷酸酯中含有带负电的磷酸根基团。
有机硅改性磷酸酯与柠檬酸共同作用,在除锈方面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使制得的船舶二次除锈剂在常温下对船舶分段的锈层进行喷涂时,铁锈自动消失,其可能原因在于:有机硅改性磷酸酯具有强表面活性,柠檬酸溶液在有机硅改性磷酸酯的作用下,能够充分渗透润湿钢铁表面锈层,锈层中的金属氧化物转变为Fe2+、Fe3+、Cu+、Cu2+、Zn2+等金属离子,而柠檬酸含有一个羟基并且电离后含有三个羧基配位官能团,柠檬酸作为四齿配体能够与金属离子螯合,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同时有机硅改性磷酸酯中含有带负电的磷酸根基团,也可以能够与金属离子螯合,生成络合物。锈层被润湿后,有机硅改性磷酸酯、柠檬酸均与铁锈发生反应,铁锈自动转化成络合物,达到除锈目的。
除此之外,丙烯酸乳液中含有的羧基促进金属氧化物溶解,加速锈层的消失以及络合物的产生,丙烯酸乳液在常温下即可发生自交联,丙烯酸乳液与络合物共同作用在钢铁锈蚀处生成一层致密的防护膜,能够起到防锈作用。
丙烯酸乳液和有机硅改性磷酸酯共同作用,有机硅改性磷酸酯的大分子链段与丙烯酸乳液中的丙烯酸酯链段嵌合,加强防护膜在钢铁锈蚀处的粘结性能,同时,防护膜表面由于含有疏水的硅氧烷(来源于有机硅改性磷酸酯),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进一步增强防护膜的防锈能力。
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改性磷酸酯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佳船工程监理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佳船工程监理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01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备机箱丝印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