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库和算法的保险精准风控、管理、智慧客服及营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0006.3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3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罗嗣扬;罗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嗣扬 |
主分类号: | G06Q40/08 | 分类号: | G06Q40/08;G06N3/00;G06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数据库 算法 保险 精准 管理 智慧 客服 营销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风控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库和算法的保险精准风控、管理、智慧客服及营销系统。包括技术支持单元、数据模型单元、用户管理单元、风控管理单元和安全应用单元;技术支持单元用于提供支持系统运行的各种智能技术;数据模型单元用于搭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学习;用户管理单元用于对用户人员进行管理;风控管理单元用于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控制管理;安全应用单元用于对保险业务进行安全管理。本发明设计打破信息孤岛,可以有效降低人员行为的风险;同时可以快速识别预测不同险种中的风险类型以便控制决策;另外可以降低风控成本、提高风控效果,可以提升风控效率、简化风控流程、降低风险隐患,可以能够有效保障投保用户及保险公司双方的利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控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库和算法的保险精准风控、管理、智慧客服及营销系统。
背景技术
保险是社会经济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保障意识的不断提高,保险业务涵盖的范围也也越来越广,在此过程中,作为保险的核心,保险风控管理也称为该行业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议题。当前保险行业风控管理面临三个方面的难点:第一,保险欺诈行为频发且日益专业化;第二,核保核赔等风险管理仍主要依赖人工经验进行,成本高且效果差;第三,保险公司及行业数据分散破碎,存在信息孤岛,数据质量低,无法有效支撑风险管理的需求。保险行业风控的发展经历了传统风控、数字风控,并逐渐转型到智能风控阶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保险公司需要引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来实现从数字化、立体化、前置化和智能化四个方面来优化智能风控的管控模式。但是,因保险业务广泛、险种多、风险类型多,导致无法全面地快速进行风险识别和控制,而目前也没有涵盖多险种的保险风控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库和算法的保险精准风控、管理、智慧客服及营销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的解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库和算法的保险精准风控、管理、智慧客服及营销系统,包括
技术支持单元、数据模型单元、用户管理单元、风控管理单元和安全应用单元;所述技术支持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据模型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模型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用户管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用户管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风控管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风控管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安全应用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技术支持单元用于提供支持系统运行的各种智能技术;所述数据模型单元用于依据大数据并以BP神经网络预测算法为基础搭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深度学习;所述用户管理单元用于对保险业务全流程中能涉及到的用户人员进行管理以降低用户行为带来的业务风险;所述风控管理单元用于对保险业务流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控制管理;所述安全应用单元用于对保险业务进行安全管理并完善系统的应用功能;
所述技术支持单元包括生物识别模块、大数据模块、人工智能模块、三方云系统模块和区块链模块;
所述数据模型单元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模型搭建模块、算法训练模块和机器学习模块;
所述用户管理单元包括客户视图模块、增员管理模块、活动培训模块和智慧客服模块;
所述风控管理单元包括代理品质模块、寿险核保模块、车险理赔模块、财险识别模块和信贷智控模块;
所述安全应用单元包括行为识别模块、素质评级模块、风险评估模块和综合报告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嗣扬,未经罗嗣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00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