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氧化二钒原位包覆NCM111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9850.4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1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军;叶旋;钟燕辉;涂华锦;邱志文;王凌云;丁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刘芙蓉 |
地址: | 517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原位 ncm111 三元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五氧化二钒原位包覆NCM111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V2O5对NCM111材料(V2O5占NCM111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进行包覆,从而制备得到颗粒尺寸均匀,颗粒间更为紧密,颗粒更大,形貌结构良好,电化学性能优越的NCM111三元正极材料。包覆后的材料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阻抗以及充放电测试中均得到优化,包覆后的材料呈现出极佳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量达到201.516mAh/g(0.5C倍率下),容量保持率高,具备最佳的循环稳定性与倍率性能,充分展现出优越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五氧化二钒原位包覆NCM111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具有成本适中、循环稳定性好、比容量高等特点。LiNi1/3Co1/3Mn1/3O2的理论容量为278mAh/g,实际生产的容量为170~180mAh/g。这类材料可以同时有效克服钴酸锂材料高成本、锰酸锂材料循环性能低、磷酸铁锂比容量小等问题。如今人们研究出多个具有不同镍钴锰比例组成的三元材料体系,如LiNi1/3Co1/3Mn1/3O2(333型)、LiNi5Co2Mn3O2(523型)、LiNi4Co4Mn4O2(442型)、LiNi8Co1Mn1O2(811型)和富锂三元材料等。
镍钴锰三元材料综合利用了Ni、Co、Mn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比其他正极材料更具优势。然而它自身同样存在些许不足,比如倍率性能较低、容量衰减快等。为了提高它的电化学性能,可以通过表面活性剂辅助水热合成方法,控制LiNi1/3Co1/3Mn1/3O2材料具有合适的微观形貌结构,增强它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它的物理性能与电化学性能。
目前LiNi1/3Co1/3Mn1/3O2的最常用的制备技术主要有固相合成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表面活性剂辅助水热法等。
(1)高温固相法
高温固相法用的较多的一种方法,它的原理是:将计量比的锂盐与过渡金属的氢氧化物(氧化物或乙酸盐)均匀混合,在高温条件下烧结得到产物。高温固相法具有工艺设备、条件控制简单,易工业化等优点,但是由于采用机械手段对原料进行细化和混合,混合均匀程度有限,容易引入杂质,难以控制化学计量比,易形成杂相。此外,热处理温度较高,时间较长,也增加了成本。
(2)共沉淀法
共沉淀法可分为直接共沉淀法与间接共沉淀法。直接共沉淀法是将锂盐与镍、钴、锰的盐直接在沉淀剂作用下沉淀,再经过高温烧结,便可制备相应的材料。间接共沉淀法是先制备前驱体,再将前驱体经过过滤、洗涤、干燥等处理后与锂盐均匀混合后烧结,或者在制备的前驱体溶液中加入锂盐,经过冷冻或蒸发干燥,再经高温烧结即可得到材料。共沉淀法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溶液的pH值、温度、浓度、烧结温度及搅拌速率等控制产物的粒度及形貌,使产物组分具有粒径小、粒度均匀、规模生产批次性好等优点。
(3)溶胶-凝胶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9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