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网中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优化方法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9526.2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4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胡雪凯;时珉;尹瑞;曾四鸣;王铁强;王一峰;胡鹏飞;杨少波;朱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J3/38;H02J3/46;H02J3/06;G06N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付晓娣 |
地址: | 05002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无功 补偿 设备 配置 优化 方法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适用于配电网优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配电网中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优化方法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建立包括电压越下限工况和电压越上限工况的SVG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SVG优化模型进行迭代求解,若当前最优解满足局优邻近条件,则对当前最优解进行第一邻域的禁忌搜索,并更新当前最优解;重复执行本步骤,直至达到局部迭代条件,得到当前局部最优解,并将当前局部最优解保存至禁忌表;对当前局部最优解进行第二邻域的禁忌搜索得到当前局部次优解,并重复上述迭代过程,直至达到全局最大迭代次数;从禁忌表的多个局部最优解中获取全局最优解。本申请通过上述方案能够解决配电网节点电压越上、下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优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中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优化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愈发严重,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光伏发电和水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主要利用形式,分布式并网后改变了配电网的电源构成及运行特性。一方面,光伏电站和小水电大多位于配电网线路末端,且线路较长,节点电压在夜晚无光时或者冬季枯水期很有可能越下限;另一方面,节点电压在光照充足时或者夏季丰水期则有可能因反向潮流导致越上限。目前,含分布式清洁电源配电网的电压控制问题,已成为制约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小水电大规模发展的瓶颈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中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优化方法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含分布式清洁电源配电网的节点电压越线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电网中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优化方法,其包括:
步骤一:以配电网各个节点在不同工况下的无功补偿容量作为变量建立SVG(Static Var Generator,静止无功发生器)优化模型;所述工况包括电压越下限工况和电压越上限工况;
步骤二: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述SVG优化模型进行迭代求解,若当前最优解满足局优邻近条件,则对当前最优解进行第一邻域的禁忌搜索,并更新当前最优解;重复执行本步骤,直至达到局部迭代条件,得到当前局部最优解,并将当前局部最优解保存至禁忌表;
步骤三:对当前局部最优解进行第二邻域的禁忌搜索得到当前局部次优解,并将当前局部次优解作为当前最优解重复执行步骤二至步骤三,直至达到全局最大迭代次数;
步骤四:从所述禁忌表的多个局部最优解中获取全局最优解,以得到所述配电网中无功补偿设备的最优配置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电网中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优化装置,其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以配电网各个节点在不同工况下的无功补偿容量作为变量建立SVG优化模型;所述工况包括电压越下限工况和电压越上限工况;
局部最优解计算模块,用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述SVG优化模型进行迭代求解,若当前最优解满足局优邻近条件,则对当前最优解进行第一邻域的禁忌搜索,并更新当前最优解;重复执行本步骤,直至达到局部迭代条件,得到当前局部最优解,并将当前局部最优解保存至禁忌表;
局部次优解计算模块,用于对当前局部最优解进行第二邻域的禁忌搜索得到当前局部次优解,并将当前局部次优解作为当前最优解重复执行步骤二至步骤三,直至达到全局最大迭代次数;
最优配置方案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禁忌表的多个局部最优解中获取全局最优解,以得到所述配电网中无功补偿设备的最优配置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配电网中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优化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95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