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微重力回转仪装配的生物培养微流控芯片及其细胞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9283.2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8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陈钰;邓玉林;吴语非;麻陈灿;王舒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4 | 分类号: | C12M3/04;C12M3/06;C12M3/00;C12M1/12;C12M1/00;B01L3/00;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宣言律师事务所 11509 | 代理人: | 张紫晔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 重力 回转仪 装配 生物 培养 微流控 芯片 及其 细胞培养 方法 | ||
1.一种适用微重力回转仪装配的生物培养微流控芯片,由下至上由固定板、培养芯片本体、软膜、上固定板、固定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膜完全覆盖在所述培养芯片本体上,通过可拆卸的固定装置将所述生物培养微流控芯片侧面固定,在软膜与培养芯片接口层间形成密封,所述生物培养微流控芯片固定在微重力回转仪的固定位上,所述软膜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所述微重力回转仪为三维微重力回转仪;
所述培养芯片本体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基底层、培养层和接口层,所述培养层水平方向依次设有储液腔室、培养腔室以及废液腔室,在储液腔室、培养腔室之间设有第一多孔膜,在培养腔室、废液腔室之间设有第二多孔膜,在所述第二多孔膜下游设有片上单向阀,在废液腔室与储液腔室之间设有通道,通道进口及出口处分别设有多孔疏水膜,所述接口层设有若干通孔,通孔位置分别对应储液腔室、培养腔室、废液腔室以及片上单向阀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培养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膜、第二多孔膜为亲/疏水复合膜,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的一面进行亲水性表面改性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培养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基底层为玻璃、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培养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接口层、培养层材质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培养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接口层、培养层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6.一种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生物培养微流控芯片进行细胞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微流控芯片本体和软膜消毒;
步骤2,将非贴壁细胞离心,并用培养基进行细胞重悬,制备种子液;
步骤3,通过微流控芯片本体接口层的通孔向培养腔室细胞接种,培养腔室加满种子液;
步骤4,将生物培养微流控芯片的下固定板、培养芯片本体、软膜、上固定板由下至上依次装配,侧面固定;
步骤5,将生物培养微流控芯片固定在微重力回转仪的固定位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胞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贴壁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成细胞悬液后离心,制备为种子液;
步骤4和步骤5之间还需要细胞静置培养、贴壁的步骤。
8.一种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生物培养微流控芯片进行细胞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微流控芯片本体和软膜消毒;
步骤2,将非贴壁细胞离心,向培养基中加入HEPES作为pH缓冲剂,并用培养基进行细胞重悬,制备种子液;
步骤3,通过微流控芯片本体接口层的通孔向培养腔室细胞接种,培养腔室加满种子液;
步骤4,将生物培养微流控芯片的下固定板、培养芯片本体、软膜、上固定板由下至上依次装配,侧面固定;
步骤5,将生物培养微流控芯片固定在微重力回转仪的固定位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92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