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对焦后视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9203.3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6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尹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一汽富晟李尔汽车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72 | 分类号: | B60R1/072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对焦 后视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对焦后视镜,属于汽车后视镜技术领域,包括柔性反射镜、设计支架、电机、接近传感器及原反射镜支架;柔性反射镜固定在设计支架的一侧,设计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柔性反射镜转动,设计支架的另一侧与原反射镜支架的一侧连接,原反射镜支架的另一侧与后视镜外罩连接;后视镜外罩上还设置有接近传感器。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对焦后视镜,结构简单、调节顺畅省力,使用方便;可以正常驱动最小视角;倒车时清晰的后轮胎视野和空间;避免撞车‑侧面驶来的车辆,如摩托车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后视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对焦后视镜。
背景技术
一般说来,车辆的两侧通常会设置有后视镜,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可提供使用者开车时观察两侧后方的道路状况,从而避免车辆在变道或者转向时发生碰撞的事故。
目前的车辆后视镜通常是固定在某一位置的,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不能根据不同的驾驶人员,进行合理的调节高度、角度和灵活转动,使得很多驾驶员在行车时不具备良好的后方视野,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调节顺畅省力,使用方便的智能对焦后视镜。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对焦后视镜,包括柔性反射镜、设计支架、电机、接近传感器及原反射镜支架;柔性反射镜固定在设计支架的一侧,设计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柔性反射镜转动,设计支架的另一侧与原反射镜支架的一侧连接,原反射镜支架的另一侧与后视镜外罩连接;后视镜外罩上还设置有接近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柔性反射镜呈长方形,长方形的四个顶角分别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穿过设计支架上的螺柱。
优选地,所述设计支架上设置有四个螺柱,用于与柔性反射镜上的连接孔配合。
优选地,所述设计支架的中心设置有一个中心孔,用于固定电机。
优选地,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连接在设计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柔性反射镜的背面涂覆有耐磨涂层,用于防止对反射镜的损坏。
优选地,所述柔性反射镜的镜面呈凸起状,凸起的最大高度不超过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对焦后视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体如下优点:
(1)、正常驱动最小视角;
(2)、倒车时清晰的后轮胎视野和空间;
(3)、避免撞车-侧面驶来的车辆,如摩托车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对焦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对焦后视镜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对焦后视镜的柔性反射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对焦后视镜的设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对焦后视镜的原反射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对焦后视镜的电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一汽富晟李尔汽车座椅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长春一汽富晟李尔汽车座椅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92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渣计量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免维护磨损报警器在制动器上的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