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防振锤跑位的对中旋转复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9059.3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8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杜保柱;盛华;胡子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含山县兴建铸造厂 |
主分类号: | H02G7/14 | 分类号: | H02G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李照 |
地址: | 238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防振锤 跑位 旋转 复位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防振锤跑位的对中旋转复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防振锤技术领域,包括防振锤线夹、钢绞线和防振锤锤头,钢绞线的两端均安装有防振锤锤头,钢绞线的中端安装有防振锤线夹,防振锤线夹上安装有对中旋转复位机构。本发明的防止防振锤跑位的对中旋转复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防振锤线夹悬挂在输电导线上,若防振锤遇风跑位时,通过雷达传感器可探测防振锤遇风跑位的位移,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驱动轴杆和第二驱动轴杆旋转使驱动旋转轮也随之旋转,根据防振锤遇风跑位的位移使旋转的驱动旋转轮在滚珠的导向作用下在输电导线上移动,使防振锤对中复位,有效防止防振锤跑位,使防振锤可充分发挥减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振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防振锤跑位的对中旋转复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压架空线路上,靠近绝缘子两侧的导线上常挂一个小锤,这种小锤叫防振锤,防振锤由一定质量的重锤,具有较高弹性、高强度的度锌钢绞线及线夹组成,是为了减少导线因风力扯起振动而设的。高压架空线路杆位较高,档距较大,当导线受到风力作用时,会发生振动。导线振动时,导线悬挂处的工作条件最为不利。由于多次振动,导线因周期性的弯折会发生疲劳破坏。当架空线路档距大于120米时,一般采用防振锤防震。
高压电线由于受到风的影响而经常产生振动或舞动,为了降低振动和舞动的幅度与频率,常常在高压线的悬点处加挂防振锤以吸收或减弱振动或舞动的能量。然而,防振锤在线路振动及风力的作用下,经常会发生跑位现象,防振锤跑位或偏移,使得防振锤就失去了减振作用,因此,急需一种防止防振锤跑位的对中旋转复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防振锤跑位的对中旋转复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根据防振锤遇风跑位的位移使旋转的驱动旋转轮在滚珠的导向作用下在输电导线上移动,使防振锤对中复位,有效防止防振锤跑位,使防振锤可充分发挥减振作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防振锤跑位的对中旋转复位装置,包括防振锤线夹、钢绞线和防振锤锤头,所述钢绞线的两端均安装有防振锤锤头,所述钢绞线的中端安装有防振锤线夹,所述防振锤锤头通过防振锤线夹悬挂在输电导线上,所述防振锤线夹上安装有对中旋转复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对中旋转复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传送皮带、第二传送皮带、第一驱动轴杆、第二驱动轴杆、驱动旋转轮和雷达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防振锤线夹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传送皮带和皮带轮与第一驱动轴杆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传送皮带和皮带轮与第二驱动轴杆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杆和第二驱动轴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安装在防振锤线夹上,所述第一驱动轴杆和第二驱动轴杆均通过花键安装有驱动旋转轮,所述驱动旋转轮与输电导线接触,所述防振锤线夹的顶部安装有雷达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防振锤线夹的内侧端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内弧形面导向块和第二内弧形面导向块,所述第一内弧形面导向块固定在防振锤线夹上,所述第二内弧形面导向块通过复位式装拆机构与防振锤线夹装拆连接,所述第一内弧形面导向块和第二内弧形面导向块的弧形面上均嵌有滚珠,所述滚珠与输电导线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旋转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驱动轴杆和第二驱动轴杆旋转在输电导线上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式装拆机构安装在防振锤线夹上,复位式装拆机构包括压缩弹簧、伸缩导向柱、转接板、限位座和抵紧块,所述转接板安装在防振锤线夹上,所述转接板通过压缩弹簧和伸缩导向柱与限位座连接,所述限位座上安装有抵紧块,所述抵紧块抵紧第二内弧形面导向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内弧形面导向块上安装有拉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止防振锤跑位的对中旋转复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含山县兴建铸造厂,未经安徽省含山县兴建铸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90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