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星表面远距离采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8270.3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5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彬;李正苗;谭立国;李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孟宪会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表面 远距离 采样 | ||
一种行星表面远距离采样器,本发明涉及采样器,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非着陆式的小行星采样装置,需要探测器接触小行星表面,采样装置重量高且操控复杂,存在与小行星发射碰撞风险,以及采样成本高的问题,它包括牵引绳、导向杆、惯性滑块、合拢滑块、腔体外壳、样品槽组件和撞击弹头;惯性滑块和合拢滑块滑动设置在导向杆上,牵引绳与导向杆一端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样品槽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撞击弹头固定安装在样品槽组件的另一端上,腔体外壳套装在样品槽组件上。本发明属于行星探测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样器,具体涉及一种行星表面远距离采样器。
背景技术
目前,深空探测由月球向深空挺进,未来深空探测主要以火星和小行星探测为代表。其中,小行星保留着人类研究太阳系与生命起源及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的重要信息,一些小行星富含贵金属和稀有元素矿物质,小行星探测对沿领域及空间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小行星表面采样是小行星探测的核心任务之一。因此,开展小行星表面采样技术研究,对支撑未来小行星探测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的月球、火星探测任务,其采样均是基于着陆进行的,而对于小行星来说,由于体积小、形状不规则且星表面环境存在未知,着陆技术复杂、风险高,目前已开展的小行星探测任务是利用弹丸撞击引起星表物质飞溅,利用桶状装置收集样品;现有的“TouchGo”采样方式,需要探测器接触小行星表面,采样装置重量高且操控复杂,存在与小行星发射碰撞的风险。综上,针对目前小行星采样技术存在的问题,研究安全可靠的轻量化远距离采样技术,用于小行星前期探测,对降低探测成本及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非着陆式的小行星采样装置,需要探测器接触小行星表面,采样装置重量高且操控复杂,存在与小行星发射碰撞风险,以及采样成本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行星表面远距离采样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牵引绳、导向杆、惯性滑块、合拢滑块、腔体外壳、样品槽组件和撞击弹头;惯性滑块和合拢滑块滑动设置在导向杆上,牵引绳与导向杆一端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样品槽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撞击弹头固定安装在样品槽组件的另一端上,腔体外壳套装在样品槽组件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鱼叉式小行星表面远距离采样器,采样过程无需探测器着陆,降低了探测器结构及操控系统的复杂性,大大节约了探测成本。
2、本发明的鱼叉式小行星表面远距离采样器,为远距离采样,降低了探测器与小行星或星表飞溅物质发生撞击的风险,大大提高了探测安全性。
3、本发明的鱼叉式小行星表面远距离采样器,结构及操控简单,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整体结构主视图,图中腔体外壳7为展开状态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样品槽组件8和撞击弹头9分离示意图,图中合拢滑块6扣装在腔体外壳7的收缩状态图。
图4为导向杆2与样品槽组件8分离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行星表面远距离采样器,它包括牵引绳1、导向杆2、惯性滑块3、合拢滑块6、腔体外壳7、样品槽组件8和撞击弹头9;惯性滑块3和合拢滑块6滑动设置在导向杆2上,牵引绳1与导向杆2一端固定连接,导向杆2的另一端与样品槽组件8的一端固定连接,撞击弹头9固定安装在样品槽组件8的另一端上,腔体外壳7套装在样品槽组件8上。惯性滑块3和合拢滑块6均与导向杆间隙配合。
样品槽组件8与导向杆2采用可拆卸螺纹连接,牵引绳1与导向杆2连接为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82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谷朊粉高效干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卷接机组异步上胶系统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