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TCRβF1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细胞株、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7885.4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7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普;陈滢;李婷;杨清海;陈惠玲;王小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C07K19/00;C07K14/725;C12N5/20;C12N15/70;G01N33/68;G01N33/577;C12R1/91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方圆;林祥翔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科技***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cr f1 蛋白 单克隆抗体 及其 细胞株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识别人TCRβF1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分泌细胞株、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免疫检测中的用途。上述技术方案选取TCRβF1蛋白的1‑176位氨基酸片段,进行密码子优化,成为适合在大肠杆菌BL21表达的TCRβF1重组肽段,最后得到的重组蛋白包含TCRβF1重组肽段及组氨酸蛋白标签。所述重组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经细胞融合、筛选和亚克隆,获得高效分泌抗TCRβF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小鼠杂交瘤细胞株38C2,以及由该细胞株所分泌的抗TCRβF1蛋白单克隆抗体。本方案得到的抗体具有高特异性、敏感性,可以特异性识别表达TCRβF1蛋白的细胞,适用于免疫学检测,特别是免疫组化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TCRβF1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其细胞株、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根据T细胞抗原受体(TCR)标志物βF1及TCRγ的表达情况,我们通常将成熟T细胞分为αβT细胞及γδT细胞。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有些类型的淋巴瘤细胞来源是确定的,如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蕈样霉菌病、Sezary综合征及原发性皮肤CD8侵袭性亲表皮性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瘤均属于αβT细胞来源,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及绝大部分肝脾T细胞淋巴瘤起源于γδT细胞;而某些类型如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则既可以是αβT细胞来源,也可以是γδT细胞或是TCR沉默型(即不表达任何TCR标志物)。αβT细胞及γδT细胞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占比分别为≥85%及≤15%。而在胸腺未成熟T细胞中,几乎均为αβT细胞,γδT细胞占比极少(3%~5%)。
据报道,绝大多数γδT-ALL/LBL发生于成人,αβT-ALL/LBL在儿童、青少年及成人均可见,但更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因此,TCRβF1、TCRγδ和TCR CγM1主要用于T细胞及其发生的肿瘤分型的研究。
发明内容
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抗TCRβF1蛋白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单克隆抗体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的DNA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可变区的DNA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TCRβF1蛋白。
进一步地,所述单克隆抗体为小鼠IgG2a亚型单克隆抗体。
进一步地,所述单克隆抗体由保藏号为CGMCC NO 20778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
发明人又提供了一种抗TCRβF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其用于免疫小鼠的抗原为重组蛋白,所述重组蛋白由大肠杆菌重组表达,包含TCRβF1重组肽段及组氨酸蛋白标签;所述TCRβF1重组肽段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发明人还提供了一株分泌抗TCRβF1蛋白分子的杂交瘤细胞株,所述细胞株为小鼠杂交瘤细胞株38C2,所述细胞株已于2020年9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 20778,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发明人还提供了上述单克隆抗体在TCRβF1蛋白免疫检测中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免疫检测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印迹法和酶联免疫法。
发明人最后提供了一种TCRβF1蛋白免疫组化检测试剂,所述免疫组化检测试剂含有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抗TCRβF1蛋白单克隆抗体为其有效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78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麦芽内源酶制备玉米改性淀粉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配菜添加机构及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