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孔玻璃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分级孔道纤维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7809.3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7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戚栋明;聂磊;朱晨凯;杨晓明;李家炜;夏厚君;严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4 | 分类号: | C03B37/04;C03B37/022;C03C25/002;C03C25/66;C03C13/00;D04H3/004;D04H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郑磊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分级 孔道 纤维 | ||
1.一种介孔玻璃纤维,其特征在于,介孔玻璃纤维直径为0.25μm-5μm,且介孔玻璃纤维具有介孔结构;
所述介孔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玻璃纤维原料于1100 - 1600℃温度下熔融成玻璃液,玻璃液在1000 - 1300℃下熔融澄清、均化;
(2)玻璃液成股流入离心盘中,离心盘温度为800 - 1000℃,离心盘以 2500-3000rad/min的旋转速度将玻璃液均匀聚集于侧壁,通过侧壁孔隙离心甩出,得到第一玻璃纤维;
(3)第一玻璃纤维经垂直火焰喷吹,二次熔融并牵伸形成第二玻璃纤维;
(4)对第二玻璃纤维进行热处理,使造孔剂结晶,得到第三玻璃纤维;
(5)将第三玻璃纤维置于酸液中,酸解结晶晶相,再洗涤除酸,烘干得到介孔玻璃纤维;所述玻璃纤维原料包含硅源、硼源、铝源、碱土金属源、碱金属源以及造孔剂;所述造孔剂选自铁源和/或铈源;
所述介孔玻璃纤维的比表面积为15m2/g - 28 m2/g;
所述介孔玻璃纤维的孔隙直径为10 nm - 100 nm;
所述介孔玻璃纤维孔容为0.1 - 0.3 cm3/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其中,所述介孔玻璃纤维直径的98%正态分布在0.3μm-3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其中,所述介孔玻璃纤维包括以下组分:
以氧化物的摩尔百分含量计,SiO2:40-55%,B2O3:2.5-15%,Al2O3:1.5-10%,碱土金属氧化物:5-25%,碱金属氧化物:0.5-3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玻璃纤维,其中,所述介孔玻璃纤维包括以下组分:
以氧化物的摩尔百分含量计,SiO2:45-55%,B2O3:4-15%,Al2O3:3-10%,CaO:5-15%,MgO:5-10%,Na2O:10-18%,K2O:0.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其中,以氧化物的摩尔百分比计,所述玻璃纤维原料包含SiO2:40-55%,B2O3:2.5-15%,Al2O3:1.5-10%,碱土金属氧化物:5-25%,碱金属氧化物:0.5-33%,以及造孔剂:0.01-10%。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玻璃纤维,其中,
所述造孔剂选自Fe2O3和/或CeO2;步骤(1)中,玻璃液粘度控制在102 pa.s - 104 pa.s;和/或
步骤(2)中,离心盘直径为 50mm - 400mm,离心盘侧壁孔径为 0.5 mm - 0.8 mm;和/或
步骤(3)中,垂直火焰顶端气流温度为 1000-1500℃,顶端气流速度为 160 m/s - 320m/s;和/或
第二玻璃纤维直径为0.3μm - 3μm;和/或
步骤(4)中,所述热处理温度为500 - 800℃;和/或
热处理时间为0.5h - 2h;和/或
步骤(5)中,酸液浓度为1mol/L - 5mol/L;和/或
酸解温度为20-60℃。
7.一种分级孔道纤维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孔道纤维棉包括树脂粘结剂和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介孔玻璃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78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车载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二合一漱口牙膏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