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通过悬挂钢缆的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7781.3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9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胡阳;董海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欧齐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2 | 分类号: | B25J5/02;B25J19/00;B61B7/00;B61B12/02;B61B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张岭;赵保迪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悬挂 钢缆 驱动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通过悬挂钢缆的驱动装置,属于机器人的领域;其包括钢索、机器人,钢索上还连接有用来吊装钢索的吊杆,机器人包括安装部以及多个行走部,多个行走部沿着安装部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行走部包括和安装部连接的支撑架以及倾斜设置的转动盘,转动盘的最低点靠近钢索设置,转动盘的最高点远离吊杆设置;转动盘上安装有多个底脚,多个底脚围绕着转动盘的轴线均匀分布,底脚能够挂在钢索上。本申请具有机器人行走部不会和吊杆产生干涉,使机器人的行走不会受到影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器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通过悬挂钢缆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许多的行业中均是通过行走机器人进行检测或监控,而且一般都会采用轨道式的机器人进行工作,具有轨道的机器人好处是能够使机器人沿着固定的路径运动,从而使机器人的工作更加稳定,相应的为了减少机器人的占地,现在很多的机器人轨道都是吊装在半空中,作为机器人行走的轨道。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吊装型的轨道,参照图1,特别是将钢索1作为轨道的吊装型,因为钢索1的特殊性,机器人的行走部均是搭接在钢索1的上面,这就导致轨道的吊杆2容易和机器人的行走部造成干涉,进而影响机器人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吊杆对驱动装置行走造成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通过悬挂钢缆的驱动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通过悬挂钢缆的驱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通过悬挂钢缆的驱动装置,包括钢索、机器人,钢索上还连接有用来吊装钢索的吊杆,机器人包括安装部以及多个行走部,多个行走部沿着安装部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行走部包括和安装部连接的支撑架以及倾斜设置的转动盘,转动盘的最低点靠近钢索设置,转动盘的最高点远离吊杆设置;
转动盘上安装有多个底脚,多个底脚围绕着转动盘的轴线均匀分布,底脚能够抵接在钢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倾斜设置,从而使转盘上的多个底脚只有一个和钢索接触,其余的底脚没有和吊杆处于同一平面,转盘转动,使底脚分别和钢索接触抵接,从而行走部能够驱动机器人行走,且多个底脚之间存在距离,故在底脚转动的过程中,能够绕过吊杆,使吊杆不会对机器人的行走造成干涉。
可选的,所述底脚包括铰接块以及限位块,限位块和铰接块一体成型,限位块位于铰接块靠近钢索一侧的表面上;
限位块的端部突出铰接块远离转动盘的一端从而形成卡槽,卡槽抵接在钢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和铰接块形成角度大约为90°的卡槽,卡槽卡在钢索上,使底脚能够抵接在钢索上,避免底脚和钢索之间产生脱离,转动盘上的多个底脚随着转动盘的转动依次抵接在钢索上,对钢索进行施力从而使行走部驱动机器人行走得目的。
可选的,述转动盘的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多个支撑板围绕着转动盘的轴线均匀分布;
铰接块和支撑板的端部铰接,铰接块的转动方向垂直于转动盘的轴线方向,且支撑板上还设有用来驱动底脚复位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能够间接的增加转动盘的直径,进而使底脚能够更加远离吊杆所在的平面,进而使底脚更加不容易和吊杆之间产生干涉,减少吊杆对行走部造成的干涉,同时也不会导致转动盘的重量过大,减少行走部的负担。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槽,且通槽贯通支撑板远离转动盘的端部;
弹簧位于通槽内,弹簧的一端和通槽靠近转动盘端部内壁固定连接,弹簧的另外一端和铰接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槽能够容纳弹簧,进而使弹簧不会突出支撑板的表面,通槽能够对弹簧进行保护,避免弹簧被挂住,同时能够增加行走部的美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欧齐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欧齐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77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