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胸腹腔穿刺引流系统包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7621.9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7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纪静;黄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健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02 | 分类号: | B65D25/02;B65D25/10;B65D43/02;B65D77/30;A61B50/30;A61B50/31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文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腹 穿刺 引流 系统 包装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胸腹腔穿刺引流系统包装装置,包装装置包括穿刺引流包装定位盘以及中包装盒,穿刺引流包装定位盘,包括依次设置的外定位盘、内定位盘以及特卫强盖材,用于封装胸腹腔穿刺引流用具;外定位盘,盖合在内定位盘上,并且通过特卫强盖材封口;内定位盘,设置有胸腹腔穿刺引流用具的贴合定位结构;特卫强盖材,与外定位盘、内定位盘密封压紧,并且供给灭菌仪穿刺进入灭菌;中包装盒,用于封装灭菌仪灭菌后的穿刺引流包装定位盘。本发明的包装装置及方法给患者提供低价、高效的治疗方案;同时有效降低了产品微粒污染,保证操作者无菌取用,降低医源性感染;解决了引流穿刺系统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扎破包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穿刺系统包装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胸腹腔穿刺引流系统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胸腹腔穿刺不仅可以对原因不明的胸腹腔积液进行诊断性穿刺,如:作胸水涂片、培养、细胞学和生化学检查以明确病因;也可以通过抽液、抽气或胸腔减压治疗单侧或双侧胸腔大量积液积气产生的压迫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还可以向胸腔内注射药物,如:抗肿瘤药或促进胸膜粘连药物等。
胸腹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晚期恶性肿瘤并发症,彻底积液引流是恶性胸腹积液治疗成功的关键。除了采用全身药物治疗外,临床上常采用胸腔或腹腔穿刺抽液以减轻压迫症状。由于胸膜腔特殊的负压环境以及肺脏、横膈、肝脏等重要脏器的毗邻,这就要求胸腔穿刺必须在无菌和负压条件下进行。
目前临床常用的中心静脉导管有如下缺点:1.配件单一,用品不齐全,术前需要特备胸腔穿刺包,增加操作者工作量;2.中心静脉导管售价高昂,患者经济负担较重;3.产品配件缺乏有效固定,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扎破包装,导致无菌屏障破坏,误用此类产品,极易引起感染,甚至伤及患者生命。
现在穿刺系统大多由纸袋子包装,配件比较多,运输过程中容易散乱,医生用的拆包发现所有配件乱做一团,取用不方便;同时因为配件里面尖锐物品较多,容易戳破包装,破坏产品的无菌性。主要是针对包装进行改进。
同时目前的产品大多是只包含部分配件,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除了准备这个产品还得准备其他东西,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低成本且使用简便的引流穿刺系统,给患者提供低价、高效的治疗方案;同时提供了一种引流穿刺系统的包装方法,有效降低了产品微粒污染,保证操作者无菌取用,降低医源性感染;解决引流穿刺系统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扎破包装的胸腹腔穿刺引流系统包装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胸腹腔穿刺引流系统包装装置及方法,包装装置包括穿刺引流包装定位盘以及中包装盒;
所述穿刺引流包装定位盘,包括依次设置的外定位盘、内定位盘以及特卫强盖材,用于定位以及封装胸腹腔穿刺引流用具;
所述外定位盘,盖合在内定位盘上,并且通过特卫强盖材封口;
所述内定位盘,设置有胸腹腔穿刺引流用具的贴合定位结构;
所述特卫强盖材,与外定位盘、内定位盘密封压紧,并且供给灭菌仪穿刺进入灭菌;
所述包装装置还包括中包装盒;
所述中包装盒,由白卡纸制成,用于二次封装灭菌仪灭菌后的穿刺引流包装定位盘;
包装方法至少包括:
对封装好的穿刺引流包装定位盘进行灭菌与真空解析;
灭菌与真空解析结束后30秒内直接使用中包装盒封装。
优选地,所述外定位盘和内定位盘是由PET/PETG制成的复合薄膜制成。
优选地,所述外定位盘具有与内定位盘的贴合定位结构配合的贴合定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封装胸腹腔穿刺引流用具包括引流导管、导丝、放液冲洗器、穿刺套管针、定位器、手术刀、缝合针线、胶带、纱布叠片、垫单、手套和镊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健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健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76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