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DIC与合成孔径雷达的周围土体变形变位的空间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6291.1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6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占江;陈汉平;刘石;陈军;曹保利;孙亮;刘亚辉;刘保成;李治中;栗尚凯;宫亚峰;姜巍;朱学柏;夏洋;张林;乔永伟;陈明胜;刘鑫磊;谭国金;肖洪佳;刘鑫;李秋元;田钦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吉林大学;北京中铁隧建筑有限公司;中铁北方投资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吉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B21/32;G01S13/90;G06F30/23;G06N3/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ic 合成孔径雷达 周围 变形 变位 空间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DIC与合成孔径雷达高精度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周边临近建筑物的本构模型,确定地铁车站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基与所模拟沉降结构分析确定DIC所需测点位置;利用Sentinel-1A卫星上升轨道数据对所需要进行测量的位置进行PS-INSAR处理,获取时间跨度为3年,时间间隔为12d,所测得的数据经过精密轨道数据来减少轨道误差来源;
PS-INSAR的处理流程首先选取公共主影像,后续数据作为辅助影像进行裁剪,各个辅助影像与主影像进行连接,得到时间基线以及空间基线的值,形成干涉图,应用PS-INSAR技术在成像期间相干性较强的稳定PS点目标进行形变监测,再通过引入外部DEM文件进行差分干涉处理去除地形相位,根据振幅离差指数阈值法进行PS点的选取;
对目标区域城区Sentinel-1上升轨道进行处理,利用PS-INSAR方法得到长春市整体形变监测结果,然后提目标点沉降图;
点云数据处理过程:通过合成孔径雷达获得数据、坐标纠正、数据缩减、地理参考、数据分割、数据分类、曲面拟合、格网建立、纹理映射、形成3D模型;
在合成孔径雷达形成图形进行点云数据处理,然后进行图形裁剪、点云去噪、多边形阶段的处理、简化多边形、增强表面啮合、曲面构建,通过Geomagic Studio12及PolyWork软件对三角网与曲面模型对比分析,模型体积及距离比较、Delaunay投影面积比较,对实验结果进行多阶段比较,得出较为直观的临近建筑物变形变位的成果;
将临近建筑物的微小变形喷涂散斑,通过相机识别并且对其监测以获取表面微观应力应变及沉降变形数据,获取的数据精度较高且可靠,再将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获得数据库以方便对合成孔径雷达所得数据进行对比;
再采用小波BP神经网络对合成孔径雷达监测点经过点云数据处理后数据进行临近建筑物变形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精度评定;
最后通过调整BP神经网络权值,对合成孔径雷达和DIC数据与进行比对,使得合成孔径雷达所测数据进行调整,达到所需精度,并基与BP神经网络对其进行预测变形;
DIC可以获取结构应力应变场、模态和频率,反求结构微观本构关系,其原理是以像素点的灰度变化值作为分析对象,对所采集的图像信号进行子集区域分析,能将DIC与合成孔径雷达所结合,利用两者数据精度关系进行反向提高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吉林大学;北京中铁隧建筑有限公司;中铁北方投资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吉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吉林大学;北京中铁隧建筑有限公司;中铁北方投资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吉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62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