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地下式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4554.5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2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季伟;郭璐娜;陈六彪;崔晨;郭嘉;王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K25/10 | 分类号: | F01K25/10;F01K3/00;F01K3/02;F01D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周志斌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液态 空气 发电 系统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半地下式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包括:冷箱、变电站、压缩单元、蓄冷单元、液态空气存储单元、膨胀发电单元、地下容纳单元和支撑平台。支撑平台设置于地面上,冷箱和变电站安装在支撑平台上,地下容纳单元位于支撑平台的下方,压缩单元、蓄冷单元、液态空气存储单元以及膨胀发电单元均安装于地下容纳单元内。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将压缩单元和膨胀发电单元置于地下容纳单元内,能够有效减少压缩单元和膨胀发电单元所产生的噪音。将蓄冷单元和液态空气存储单元两个低温单元置于地下容纳单元内,能够避免由于其低温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设置地下容纳单元能够极大减小半地下式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的占地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态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地下式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液态空气储能是解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电网削峰填谷的一种极具前景的技术。在液态空气储能技术中,传统的储能系统包括压缩单元,膨胀发电单元,液化/复温单元、蓄冷单元和液态空气存储单元。其中,压缩单元和膨胀发电单元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大噪音。蓄冷单元和液态空气存储单元的占地面积较大,且液态空气存储单元和蓄冷单元均为低温单元,具有安全距离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地下式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地下式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包括:冷箱、变电站、压缩单元、蓄冷单元、液态空气存储单元、膨胀发电单元、地下容纳单元和支撑平台。
其中,所述支撑平台设置于地面上。所述冷箱和所述变电站安装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地下容纳单元位于所述支撑平台的下方。所述压缩单元、所述蓄冷单元、所述液态空气存储单元以及所述膨胀发电单元均安装于所述地下容纳单元内。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半地下式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所述地下容纳单元包括压缩单元隔间、蓄冷单元隔间、液态空气存储单元隔间和膨胀发电单元隔间。
其中,所述压缩单元置于所述压缩单元隔间内。所述蓄冷器单元置于所述蓄冷单元隔间内。所述液态空气存储单元置于所述液态空气存储单元隔间内。所述膨胀发电单元置于所述膨胀发电单元隔间内。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半地下式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所述支撑平台为钢筋混凝土支撑平台或者钢结构支撑平台。并且,在所述支撑平台的内部镶嵌有隔音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半地下式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所述压缩单元隔间、所述蓄冷单元隔间、所述液态空气存储单元隔间和所述膨胀发电单元隔间依次相邻设置。
其中,所述压缩单元隔间、所述蓄冷单元隔间、所述液态空气存储单元隔间和所述膨胀发电单元隔间均使用保温墙体隔开。各所述保温墙体上均开设有穿设门体。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半地下式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所述支撑平台上开设有能够与所述压缩单元隔间连通的压缩单元穿设门体、能够与所述蓄冷单元隔间连通的蓄冷单元穿设门体、能够与所述液态空气存储单元隔间连通的液态空气存储单元穿设门体、以及能够与所述膨胀发电单元隔间连通的膨胀发电单元穿设门体。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半地下式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所述压缩单元包括电动机、空气净化器、空气压缩机组和压缩热存储利用装置。所述电动机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组和所述变电站连接,以驱动所述空气压缩机组运行。所述空气净化器的出口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组的入口连接。所述压缩热存储利用装置包括第一换热侧。所述空气压缩机组的出口与所述压缩热存储利用装置的第一换热侧的入口连接,以将压缩空气的压缩热量存储至所述压缩热存储利用装置内。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半地下式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所述冷箱内包括液化换热器。所述液化换热器包括第二换热侧和第三换热侧。所述蓄冷单元内包括蓄冷器。所述蓄冷器上分别连接有蓄冷器入口管路和蓄冷器出口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45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