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制备胶原蛋白肠衣连续水浴固定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4344.6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7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英;张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22C13/00 | 分类号: | A22C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麦迈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制备 胶原 蛋白 肠衣 连续 水浴 固定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法制备胶原蛋白肠衣连续水浴固定处理工艺。该制备工艺通过利用离子液体/酸双溶剂溶液体系对经过A酶预处理的皮块进行了二次预处理,再经高剪切均质机均质化及通过多羟基醇类食品增塑剂处理后挤压成型,然后浸没于水浴中定型,并通过连续水浴进行交联固定处理,最后干燥得到厚度仅为0.02~0.04mm的胶原蛋白肠衣产品。该方法制备的胶原肠衣不仅轻薄、厚度均匀,而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具有类似天然肠衣的食用口感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可作为食用性膜广泛应用于食品的各种包装中。
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原申请号为:202011007546.1,申请日:2020年9月23日,发明名称:一种胶原蛋白肠衣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合成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胶原蛋白肠衣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以动物二层和/或三层皮为原料,通过湿法制备胶原蛋白肠衣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两种可食肠衣包括天然肠衣和胶原肠衣。天然肠衣是一种来源于动物体内的透明韧性薄膜,其口感好,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但其来源有限,粗细、强度不一,用于食品加工时操作繁琐,无法大规模且连续化生产,并且加工的香肠大小规格不一致。胶原蛋白肠衣是以动物皮中的胶原蛋白纤维为原料,经物理化学处理后,干燥定型制作的一种可食用的管状食品包装膜。胶原肠衣具有资源丰富、口径长度可调节等特点,利于机械化灌装生产,获得规格一致的加工产品。
现有的胶原蛋白肠衣制备工艺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通常的,两种方法均采用酸或碱预处理皮料,使胶原纤维膨胀,以便于进一步的机械脱纤、挤压成型。其中,干法是将研磨打碎后的胶原纤维挤压成型后,直接热风干燥得到胶原肠衣成品;或干燥后再通过浸浴、喷淋等方式进一步固定改性,最后再次干燥得胶原肠衣成品。干法采用直接干燥成型的方法,使胶原纤维过度收缩粘结,即使后续采用喷淋或浸浴改性,肠衣膜内外也很难获得均匀处理,对膜性能的改善作用非常有限。因此,干法所制备的胶原肠衣往往口感偏硬,柔韧性和通透性较差。湿法是将打碎后的胶原纤维挤压成型后,再浸没于水浴中定型、交联固定,最后干燥既得胶原肠衣产品。由于湿法不采用干燥定型,而是直接浸没于水浴中定型、固定处理,能使成型后的管状膜内外得到均匀一致的处理,从而更有效的改善胶原肠衣的性能。因此,通常的湿法制备相较干法制备的胶原肠衣更加柔软,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目前市面上使用了湿法制备胶原蛋白肠衣的产品,在口感上仍与天然肠衣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别,这是因为市面上湿法制备所得胶原蛋白肠衣的厚度明显高于天然肠衣。通过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总结发现,这是因为目前的制备方法通常采用常规的酸或碱预处理皮料,对胶原纤维的作用有限,主要依赖机械作用将胶原纤维束打散,因此制备的胶原纤维较粗长、纤维壁较厚,胶原纤维团单位质量中纤维数少,比表面积小,造成其成膜粗糙厚重,口感偏硬;并且由于均化度较低,在生产薄型肠衣时,挤压喷头缝隙间距小,挤压成型过程中粗长的胶原纤维较细短的胶原纤维运动慢,胶原纤维团无法以整体形式运动,容易造成胶原肠衣膜厚薄不均,甚至出现漏洞。因此,出于上述缘故,在实际生产相对较薄的肠衣时,肠衣的柔韧性、良品率较低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不具有实际生产销售效益。而从目前国内市场表现来看,因口感上的差异,胶原蛋白肠衣暂时无法取代天然肠衣的市场地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43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屋沉降监测装置
- 下一篇:半地下式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