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行星架超大传动比行星传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2591.2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孙舒;曹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舒 |
主分类号: | F16H1/46 | 分类号: | F16H1/4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超大 传动比 传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行星架超大传动比行星传动装置,该行星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箱体和箱盖内的内齿圈、行星架、行星轮组和太阳轮组,其特征是:同轴线的三排行星轮为一组,同轴线的三排太阳轮为一组;在箱体内安装内齿圈,行星架通过行星架轴承安装于箱体内,行星轮组通过轴承安装于行星架内,三排行星轮沿行星架回转中心圆周分布,太阳轮组通过轴承安装于箱盖内,太阳轮轴线与行星架回转中心重合,行星轮组在太阳轮组外侧沿太阳轮轴线圆周分布,内齿圈啮合行星轮组,行星轮组啮合组太阳轮,整体构成单行星架超大传动比行星传动装置。本发明采用单个行星架,在不增加多少轴向尺寸的前提下实现比较大的传动比,输入输出方式灵活,结构更加紧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行星架超大传动比行星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行星传动因具有结构紧凑、承载力大、传动平稳高效、安装使用方便、寿命长的特点被运用于各行各业。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对机械传动机构的高效率、小型化、高承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星齿轮传动相比普通的平行轴齿轮传动在小型化和高承载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在承载力相同的情况下,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相对于普通平行轴齿轮传动装置的重量比约为35%、体积比约为25%。当前行星传动装置由于受到结构限制,单级行星传动比不可能做的很大。要实现比较大的传动比,往往需要多级行星传动,轴向尺寸较大。对于那些即需要传动比大、又要求结构紧凑的场合,多级行星传动往往无法做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行星架超大传动比行星传动装置,仅采用单个行星架,在不增加多少轴向尺寸的前提下就能够轻松实现比较大的传动比。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行星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箱体和箱盖内的内齿圈、行星架、行星轮组和太阳轮组,其特征是:同轴线的三排行星轮为一组,同轴线的三排太阳轮为一组;在箱体内安装内齿圈,行星架通过行星架轴承安装于箱体内,行星轮组通过轴承安装于行星架内,几组行星轮组沿行星架回转中心圆周分布,太阳轮组中之一太阳轮通过轴承安装于箱盖内、其余太阳轮浮动于行星架内,太阳轮轴线与行星架回转中心重合,行星轮组在太阳轮组外侧沿太阳轮轴线圆周分布,内齿圈啮合行星轮组,行星轮组啮合太阳轮组,整体构成单行星架超大传动比行星传动装置。
更进一步的设计是,每组行星轮组包括内齿圈排行星轮、一号行星轮和二号行星轮,一号行星轮和二号行星轮组合成直连行星轮,直连行星轮通过行星轮轴承安装于行星架内,内齿圈排行星轮通过行星轮内轴承安装于直连行星轮上,各行星轮组沿行星架回转中心圆周分布;每组太阳轮组包括一号太阳轮、二号太阳轮和三号太阳轮,一号太阳轮通过太阳轮轴承安装于箱盖内,一号太阳轮轴线与行星架回转中心重合,二号太阳轮与三号太阳轮直连成一体形成直连太阳轮,直连太阳轮浮动于行星架中沿圆周分布的直连行星轮内;一号太阳轮与其对应排的一号行星轮啮合,二号行星轮啮合三号太阳轮,二号太阳轮啮合内齿圈排行星轮,内齿圈排行星轮啮合同一排的内齿圈;一号行星轮带动与其直连的二号行星轮一起转动,二号行星轮驱动与其啮合的三号太阳轮转动,三号太阳轮带动与其直连的二号太阳轮转动,二号太阳轮驱动与其啮合的内齿圈排行星轮转动,内齿圈排行星轮又与同一排的内齿圈共同驱动行星架转动。
更进一步的设计是,根据需要,行星轮组和太阳轮组设置成超过三排的多排行星齿轮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是:
1、该行星传动装置中,太阳轮、行星架和内齿圈均可以作为输入端或输出端,方式灵活。
2、采用单个行星架,充分利用内齿圈的可溶体积,在不增加多少轴向尺寸的前提下,就能满足多级行星传动才能实现的大传动比要求,相较于常规行星传动,使得结构比较紧凑;在承载能力相同、传动比比较大的情况下(传动比i≥125),此行星传动装置相对于普通行星齿轮传动的重量比约为68%、体积比约为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舒,未经孙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25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