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2367.3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7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吴春辉;王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3/12 | 分类号: | C08J3/12;B01J31/22;B01J31/06;B01J35/10;B01D53/02;B01J20/22;B01J20/10;B01J20/08;B01J20/20;B01J20/16;B01J20/18;C08L87/00;C08L7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高燕;许亦琳 |
地址: | 20121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核层为多孔材料,壳层为高分子聚合物;所述多孔材料选自MOFs、多孔氧化物、沸石和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裹有高分子聚合物的多孔材料,表面高分子不会使多孔材料本身丧失其本身的性质,例如结晶性、孔道性质,还提高了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性。通过异相沉积法将高分子包裹在多孔材料表面,这种方法制备方法,不仅快速,而且在高分包覆率高且均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孔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孔材料的改性方法。
背景技术
多孔材料是具有孔(腔,通道或空隙)的材料。这种20世纪发展起来的崭新材料体系,其显著特点是具有规则排列、大小可调的孔道结构及高的比表面积和大的吸附容量,多孔材料的特性随孔的大小,排列和形状以及孔隙率(总孔体积相对于材料表观体积的比)和材料本身的组成而异。目前常见的多孔材料有沸石、活性炭、多孔氧化物、金属有机框架(MOF)等。这些材料在大分子催化、气体吸附与分离、纳米材料组装及生物化学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些应用将会对工业应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是许多新兴的多孔材料,例如MOF、COF等的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差。同时,由于大部分多孔材料具有刚性的结构,使得它们颗粒间作用力较弱,成型加工较为困难。这些挑战极大阻碍了新型多孔材料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用于改善和解决现有技术中多孔材料的机械、化学稳定性较差以及成型困难的问题,以促进多孔材料的工业化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获得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为核壳结构,核层为多孔材料,壳层为高分子聚合物;所述多孔材料选自MOFs、多孔氧化物、沸石和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选自聚酰亚胺、5,5'-四羟基-3,3,3',3'-四甲基螺双茚满和四氟对苯二甲腈的共聚物(简写为PIM-1)、聚砜(简写为PSF)、聚苯乙烯(简写为PS)、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酰胺和聚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更优选地,所述聚酰亚胺选自4,4'-羟基二邻苯二甲酸酐和2,4,6-三甲基-1,3-苯二胺的共聚物(简写为ODPA-DAM)、4,4'-(六氟异亚丙基)二邻苯二甲酸酐和2,4,6-三甲基-1,3-苯二胺的共聚物(简写为6FDA-DAM)、4,4'-(六氟异亚丙基)二邻苯二甲酸酐和2,3,5,6-四甲基-1,4-苯二胺的共聚物(简写为6FDA-durene)和4,4'-(六氟异亚丙基)二邻苯二甲酸酐和4,4'-二氨基二苯砜的共聚物(简写为6FDA-DDS)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多孔氧化物选自多孔二氧化硅和多孔氧化铝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所述MOFs中的配体包括有机配体和/或无机配体,所述有机配体选自羧酸类配体和/或氮杂环类配体,所述无机配体选自六氟硅酸根离子和/或五氟氧铌根离子。
优选地,所述MOFs选自MOF-801、UiO-66-NH2、UiO-66,UiO-67、HKUST-1、UiO-66、UiO-67、ZIF-90、ZIF-8、MIL-53(Al)、MIL-53(Fe)、MIL-53(Cr)、MIL-101(Cr)、MIL-101(Al)、MIL-101(Fe)、MIL-68(In)、MIL-88(Al)、MIL-125、ZIF-7、ZIF-8、ZIF-9、ZIF-11、UMCM-1、MOF-46、BiO-MOF-1、BiO-MOF-11、BiO-MOF-12、BiO-MOF-13、BiO-MOF-14、Zn2(Atz)2、DMOF-1、MAF-66、CPF-13、ZnF(Am2TAZ)、CAU-1、IRMOF-3、ZIF-96和MOF-74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技大学,未经上海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23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