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圆钢管束波纹板组合墙柱梁结构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2099.5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学红;杨志强;王晓东;王斌;宋宝仓;朱向清;王东方;刘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8 | 分类号: | E04B2/58;E04B2/60;E04B2/68;E04C2/32;E04C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星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8 | 代理人: | 艾变开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圆钢 管束 波纹 组合 墙柱梁 结构 体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圆钢管束波纹板组合墙柱梁结构体系,包括圆钢管束、波纹板、固定件和钢梁;其中,所述圆钢管束由多根圆钢管规则排列组合,圆钢管内部用于灌注混凝土,圆钢管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波纹板上开设有与圆钢管上的螺栓孔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布置在波纹板的波谷处,波纹板的肋板沿水平向布置,竖向刚度弱,不承受竖向力;圆钢管束、波纹板、固定件和钢梁采用装配式结构,能够进行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并有利于实现一体化装修、智能化应用;大量节省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建造速度、提高工程质量、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式圆钢管束波纹板组合墙柱梁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低多层建筑中,轻钢结构、砌体结构应用较为广泛。
轻钢墙体结构体系:由轻钢密肋梁柱及符合维护结构共同受力,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卓越,施工周期短,保温效果好,是新型的绿色节能环保的建筑结构体系。
砌体结构:采用钢筋浇筑房屋建筑的框架和屋顶部分,其余四周的体墙封面为砖砌结构的房屋;该建筑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技术成熟。
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点:
1)砌体结构属于传统的生产方式,资源能源消耗高,对环境污染大,劳动力密集,生产效率较低;现场湿作业多,抗震性能差。
2)轻钢龙骨结构用钢量大、经济性差,防火性能差、舒适度差。
使得其使用受限,为此提出一种装配式圆钢管束波纹板组合墙柱梁结构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圆钢管束波纹板组合墙柱梁结构体系,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圆钢管束波纹板组合墙柱梁结构体系,由装配式圆钢管束波纹板组合墙柱结构和钢梁构成,所述装配式圆钢管束波纹板组合墙柱结构包括圆钢管束、波纹板和固定件,其中,
所述圆钢管束由多根圆钢管规则排列组合形成,圆钢管内部灌注混凝土,圆钢管内外侧管壁对应开设有螺栓孔;
所述波纹板上开设有与圆钢管上的螺栓孔相对应的定位孔,波纹板沿圆钢管两侧布置;
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从圆钢管一侧的波纹板穿过定位孔和螺栓孔,并在另一侧的波纹板上通过螺母将两侧波纹板固定在圆钢管上。
所述钢梁与所述圆钢管束的一根或多根圆钢管连接固定。
圆钢管束波纹板组合墙柱结构中,圆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高、延性好、经济性好、施工方便,波纹板轻质高强,具有较好的后屈曲强度和稳定性能、抗震性能优异,可协调圆钢管束变形,可作为圆钢管的耗能构件;圆钢管和波纹板与混凝土有效协同工作,结构刚度大,适用性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波纹板的肋板沿水平向布置,波纹板在墙柱高度方向上连续布置,或者间断布置。波纹板的肋板沿水平向布置,竖向刚度弱,不承受竖向力,波纹板仅承受水平荷载作用,具有较好的后屈曲强度和稳定性能,节点连接简单,适用性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波纹板的波谷紧贴圆钢管管壁,所述定位孔开设在波纹板的波谷处。波谷紧贴圆钢管管壁固定,连接可靠,不易松动和晃动,便于安装螺栓,螺栓连接简单、可靠,可在工厂工业化生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下圆钢管之间通过内外套管结构连接,内套管内插在上下对接的两个圆钢管内部,外套管外套在两个圆钢管外部,所述内套管、外套管以及上、下圆钢管均对应开设有螺纹孔,通过自攻螺钉贯穿外套管和内套管固定。在圆钢管内浇筑混凝土后自攻螺钉与圆钢管内混凝土锚固,自攻螺钉与圆钢管、内套管和外套管紧密连接,提高了连接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20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