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回收余热功能的污泥低温干化焚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2078.3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3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夏玉坤;洪根惠;钱志江;彭贤辉;高雅金;沈尧;陈鑫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04;F23G5/20;F23G5/44;F23G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孙瑞峰 |
地址: | 3112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回收 余热 功能 污泥 低温 焚烧 | ||
1.一种具有回收余热功能的污泥低温干化焚烧炉,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前端仓(2),所述底板(1)的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端仓(4),所述前端仓(2)和后端仓(4)之间横向设置有回转焚烧窑体(3),所述后端仓(4)前端的底端设置有排渣口(5),所述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架体(6),所述第一架体(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热仓(7),所述前端仓(2)的顶端设置有进风口(15),所述热仓(7)的一侧和后端仓(4)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烟管(14),所述热仓(7)两侧的底端均设置有快速排灰机构(8),所述底板(1)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进料防堵塞机构(16),所述热仓(7)的顶端设置有余热回收结构;
所述余热回收结构包括蓄水罐(11),所述蓄水罐(11)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在热仓(7)的顶端,所述蓄水罐(11)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水口(10),所述蓄水罐(11)另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进水口(13),所述热仓(7)的内部设置有多组翅片管(9),所述翅片管(9)的顶端和蓄水罐(11)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回收余热功能的污泥低温干化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2)贯穿热仓(7)的顶端并和蓄水罐(11)的内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回收余热功能的污泥低温干化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管(9)呈等间距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回收余热功能的污泥低温干化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2)关于蓄水罐(11)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回收余热功能的污泥低温干化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排灰机构(8)由固定板(801)、防护壳(802)、检修盖(803)、伺服电机(804)和偏心轮(805)组成,所述固定板(801)固定连接在热仓(7)一侧的底端,所述固定板(8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802),所述防护壳(802)一侧的内部设置有检修盖(803),所述防护壳(802)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804),所述伺服电机(80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偏心轮(805),所述偏心轮(805)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回收余热功能的污泥低温干化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盖(803)的一侧和防护壳(802)一侧的内部相嵌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回收余热功能的污泥低温干化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804)的输出端外径和偏心轮(805)的安装孔内径相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回收余热功能的污泥低温干化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防堵塞机构(16)由第二架体(1601)、驱动电机(1602)、导料管(1603)、料斗(1604)和螺旋辊轴(1605)组成,所述第二架体(1601)固定连接在底板(1)顶端的一侧,所述第二架体(16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料管(1603),所述导料管(16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料斗(1604),所述导料管(16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602),所述驱动电机(1602)的输出端贯穿导料管(1603)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螺旋辊轴(16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回收余热功能的污泥低温干化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辊轴(1605)的水平中心线和驱动电机(1602)的水平中心线相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回收余热功能的污泥低温干化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1603)的内部和前端仓(2)的内部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207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