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两轮车智能辅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2017.7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3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岳超;黄智强;孙玉洋;刘可;陈俊东;肖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1/12 | 分类号: | B62H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41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两轮车 智能 辅助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两轮车智能辅助系统,该系统包括驱动器、电动双撑以及开关;所述驱动器一端与所述电动双撑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关连接;所述驱动器用于根据采集的电动车数据、开关信号,控制电动双撑执行相应的辅助驾驶状态。本发明将电动双撑与辅助轮完美结合,给用户一种全新的、系统性的、细致化、智能化的辅助驾驶体验;在车辆驻车状态,本发明可取代传统电动两轮车双撑,撑起整车,还能实现驻车防盗;在车速为零状态,本发明可实现防倾倒、防溜车等功能;在车辆行驶状态,本发明具有多模式辅助驾驶状态,可以给电动两轮车驾驶者以更好的驾驶体验;在车辆出现后轮爆胎等情况时,本发明可提供拖车辅助模式,使驱动轮免于受到更大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两轮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两轮车智能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两轮车自诞生起,虽正在逐渐取代自行车和摩托车,而其两轮产品属性的先天缺陷却一直无法得到较好的解决。随着电动两轮车的续航能力逐渐提升,车重也是“脚步紧跟”,大车重使得车辆无论在静态还是动态,整体平衡性都相对较差。尤其对部分用户来说,愈来愈重的电动两轮车有时候已然成为一种负担,停车、取车已经快成为了一种力量博弈。抛开车重,两轮电动车在低速行驶状态,平衡感较差的用户也是难以把控车辆的平衡。湿滑路面,更是使得电动两轮车“寸步难行”,用户摔倒、滑倒屡见不鲜。对于这种情况,行业内在此前也做出过一些技术上的改善,但都相对片面,没有形成系统性改善。
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种电动两轮车智能辅助系统,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两轮车智能辅助系统,该系统包括驱动器、电动双撑以及开关;所述驱动器一端与所述电动双撑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关连接;所述驱动器用于根据采集的电动车数据、开关信号,控制电动双撑执行相应的辅助驾驶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动双撑包括辅助双撑本体,所述辅助双撑本体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能转动的安装有撑架,所述撑架上对称布置有2 个撑脚,所述撑脚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能转动的安装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开口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上能转动的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对称布置有2个固定耳板,且所述旋转轴上对称布置有2个辅助耳板,所述固定耳板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辅助耳板能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旋转轴上,且所述辅助耳板与所述撑架固定连接,所述2个固定耳板与所述2个辅助耳板一一对应分布,所述固定耳板与和其同一侧的所述辅助耳板之间安装有扭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辅助双撑本体还包括用于带动旋转轴旋转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铰接于安装座上,且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定耳板铰接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撑架固定于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能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上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的减速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撑架上对称布置有2个减震器,所述2 个减震器与所述2个撑脚一一对应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辅助驾驶状态包括动态辅助状态和静态辅助状态;所述动态辅助状态是指电动车运动时电动双撑的辅助状态;所述静态辅助状态是指电动车静止时电动双撑的辅助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态辅助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学车状态、雨雪状态、拖车状态;在学车状态下,驱动器控制电动双撑动作,使电动双撑的辅助轮下降设定高度,此时辅助轮和撑脚均不触地,其中,所述设定高度的设置要求是在用户练习骑行电动车时,电动车不会摔倒;在雨雪状态下,驱动器控制电动双撑的辅助轮下降至触地,此时电动车驱动轮正常触地;在拖车状态下,驱动器控制电动双撑的辅助轮下降预设高度,此时辅助轮触地而电动车驱动轮离地,其中,所述预设高度的设置要求是只要满足辅助轮触地而电动车驱动轮离地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20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型空调器轴流风扇导风罩排风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阶梯式电缆桥架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