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废水微电解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1919.9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4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廖金满;叶炯光;巫文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绿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72;C02F1/70;C02F1/30;C02F1/48;C02F9/06;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李锦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水 电解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微电解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pH调节;(2)微电解:有机废水进入微电解反应装置中进行曝气处理,所述微电解反应装置内装设有复合微电解填料;所述复合微电解填料由电气石陶瓷颗粒和铁碳颗粒按重量比1:2‑4的比例组成。电气石的静电场的存在可以活化有机物,促进微电解反应的进行;电气石也具有远红外辐射的作用,可以使有机物分子产生强烈共振而降解有机物;此外,电气石的负极可将Fe3+还原成具有还原性的Fe2+,在降低铁的消耗量的同时促进了微电解的氧化降解效果。本发明通过电气石陶瓷颗粒和铁碳颗粒的联用,结合二者的优势提高微电解反应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微电解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微电解又称内电解,其作用机理是在酸性溶液中,铁和碳可以自发地形成原电池,铁作为阳极失电子产生Fe2+,溶解氧和H+富集在阴极产生H2O,从而产生具有还原性的[H]和Fe2+,能与废水中部分有机物发生加成、断链和开环等反应,使有机物发生结构变化,从而降低废水的COD值。但是在反应过程中,铁是不断被消耗的,因此导致填料的粒度变小,填料逐渐压实甚至出现板结,而反应生成的Fe2+会进一步生成具有絮凝作用的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形成胶质附着在填料表面,容易堵塞填料阻碍电解反应,絮凝体填充到填料颗粒中也容易加剧填料板结的现象,造成处理效率容易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稳定的有机废水微电解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有机废水微电解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pH调节:将有机废水的pH值调至3-4;
(2)微电解:有机废水进入微电解反应装置中进行曝气处理,所述微电解反应装置内装设有复合微电解填料;
所述复合微电解填料由电气石陶瓷颗粒和铁碳颗粒按重量比1:2-4的比例组成。
电气石可以通过热电性和压电性产生电势差,即一端形成正极,一端形成负极,在周边形成电场,静电场的存在可以使有机物的C-H键极化形成C+-H-,也可以打开羧基C=O双键,活化有机物,从而促进微电解反应的进行;电气石也具有远红外辐射的作用,可以使有机物分子产生强烈共振而松弛,削弱分子键的键合,从而达到降解有机物的作用;此外,电气石的负极具有还原性,可将Fe3+还原成Fe2+,不容易形成氢氧化铁胶体,降低堵塞活性炭和颗粒板结的可能,同时具有还原性的Fe2+可以继续氧化有机物从而降解有机物,从而在降低铁的消耗量的同时促进了微电解的氧化降解效果。本发明通过电气石陶瓷颗粒和铁碳颗粒的联用,结合二者的优势并协效互补,从而提高微电解反应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其中,所述步骤(1)中,往有机废水投放浓硫酸进行pH值的调节。
其中,还包括步骤(3)生化处理:采用AAO法对有机废水进行处理。经过本发明电气石陶瓷颗粒和铁碳颗粒处理后的废水可生化性有明显地提升,采用AAO进行生化处理可以更好地净化水质。
其中,所述电气石陶瓷颗粒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电气石 20-30份
助熔剂 10-20份
黏土 25-3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绿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绿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19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炉专用电热锅
- 下一篇:一种污泥制造有机碳燃料资源化处理的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