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供电监测系统及方法、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41916.5 | 申请日: | 2021-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1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于笑凡;吴倩;刘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阜太航空装备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7/00;H04W4/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姜露露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供电 监测 系统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供电监测系统及方法、应用,属于监测的技术领域。包括:电源管理单元,被设置为管理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量以及蓄电池的存储电量;用电单元,设置为现场数据的定时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无线上传;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用电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池管理单元为用电单元提供持续的、稳定的电压输出。本发明简化了现场的布线需求,对设备工作的位置无特殊需求,可以大大提升监测设备的用户体验和减轻施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监测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供电监测系统及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土建工程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工程之一。土建工程开挖势必对周边环境及在建工程本身造成一定的影响,土建基坑工程监测是指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用精密仪器、设备对支护结构、周边环境的位移、倾斜、水位、沉降、温度等动态变化进行综合监测,获取监测数据。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分析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变形及稳定性状态,以指导工程施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据了解,多数施工现场,监测数据还停留在文件管理模式下。由现场监测人员采集监测数据并将该施工段的概况信息录入到系统,监测数据的计算由人工完成,监测报表用Word或Excel手工制作,导致数据不能共享,查询困难,降低了工作效率和管理分析水平,而且由于施工现场的设施简单,环境较差,人员流动性强,监测数据的保存缺乏安全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监测单位反映,目前各大院校报考测量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毕业后,愿意到工地从事专业的更少,且重复测量工作量中人工费用占了大部分。随着智慧工地的发展,目前有少数基坑自动化监测设备在基坑工地上进行试验性的应用,该类自动化监测设备大大提高了数据上报的效率和数据监测的精确性,自动化监测设备将替代人工监测方式将成为智慧工地发展的驱使,但目前这些自动化监测设备存在一些缺陷,绝大部分的自动化监测设备需要在工地现场就地取电,通常通信方式也是才有工业串口线传输的方式,这种方式在现场一方面是加大了施工的复杂度,施工人员需要提前计算取电位置和实际布线的位置,另一方面,现场工程施工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线缆被误损坏或者碰上,造成断电、漏电和接触不良的现象,增加了设备后期维护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无线供电监测系统及方法、应用。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供电监测系统,包括:
电源管理单元,被设置为管理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量以及蓄电池的存储电量;
用电单元,设置为现场数据的定时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无线上传;
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用电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池管理单元为用电单元提供持续的、稳定的电压输出。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包括:
电池充放电管理模块,被设置为获取太阳能电池板的实时电量并做升压处理得到波动的直流电压;
升压处理操作是为了将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输出电压稳定在一个固定范围,减少前级获取的实时电量电压波动对后续电路造成影响,这样可以降低后级降压稳压电路的设计难度及对稳压电路芯片的性能要求,达到降低设计难度及提高电路性能的双重目的。
稳压模块,连接于所述充放电管理模块;被设置为将所述直流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同时被设置为用于判断是否需要给蓄电池进行充电处理;
电量检测模块,连接于蓄电池;被设置为检测蓄电池的实时电量;
用电管理模块,连接于所述稳压模块和电量检测模块;被设置为自动调节当前输出直流电压的来源。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用电单元包括:电压调整模块,连接于所述电压调整模块的Lora模块,以及连接于所述电压调整模块的用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阜太航空装备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阜太航空装备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19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