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车头罩结构及机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1780.8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0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波;杨红波;王晓绒;苏永章;苏柯;王少君;王赵华;王海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0 | 分类号: | B61D1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车 头罩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车头罩结构及机车,机车头罩结构包括头罩主体,头罩主体分为多区段,至少包括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相互连接,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的头罩主体结构为不同的层状结构,第二区段具有加强层,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外层、第一夹心层、加强层和第一内层,第一区段设于司机室两侧面,第三区段设于司机视野区,第四区段设置于司机室前端,其中第二个区段通过设置加强层提高安全设计,第一区段、第三区段、第四区段可以不要加强层,可轻量化设计,还在侧面及顶部设置多个连接点或加强筋,这样可满足既提升了头罩强度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同时在发生碰撞时分级失效,在一定的碰撞情况下可减少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车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车头罩结构及机车。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结构的头罩在机车上有较多的应用,但机车运营速度较高,在出入隧道和会车时对车头施加的气动载荷较大,另外出入隧道口可能存在落石等危险物,对机车头罩的强度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设计安全的机车头罩结构,而对于复合材料,设计出安全的机车头罩结构就需增加头罩的厚度,而头罩的厚度增加会导致重量增加、轴重不平衡等问题的发生,这就需要设计出既要满足头罩的安全强度,又要满足轻量化设计的机车头罩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车头罩结构及机车,目的在于提升头罩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设计。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车头罩结构,包括头罩主体,所述头罩主体分为多区段,所述多区段至少包括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的头罩主体结构不同,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的头罩主体为不同的层状结构,所述第二区段具有加强层。头罩主体分为多区段,头罩主体结构不同,在安全性要求高的地方设置加强层,这样既可满足头罩强度设计,又能实现轻量化设计。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区段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外层、第一夹心层、第一内层,所述第二区段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二外层、第二夹心层、加强层、第二内层。对于复合材料,可以在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的结构,以增加头罩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设计。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区段的加强层结构为钢丝网。为了增加其强度,内部预埋一片钢丝网,以免被危险物穿透。也可以通过加厚的方式增加强度和刚度,以抵挡外部异物的冲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区段设于所述头罩主体的两侧面,所述第一区段设于所述头罩主体的顶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头罩主体还包括第三区段,所述第三区段为司机室视野区,设于所述头罩的前端中部,所述第三区段的头罩结构主体为复合材料结构,所述第三区段所述第三区段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三外层、第三夹心层和第三内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梁。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区段上设有目的地显示器安装舱,目的地显示器安装舱2与视野区3之间设有加强梁13。进一步提高前端的安全性。加强梁采用复合材料成型为U型梁,粘接在头罩上,也可以用铝合金材料成型后粘接。加强梁可以设在第二区段与第三区段的连接处,在目的地显示器和视野区之间设置加强梁,进一步头罩的安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头罩主体还包括第四区段,所述第四区段设于所述头罩的前端下部,所述第四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连接,所述第四区段往后延伸至车体前端形成密封。所述第四区段的头罩主体结构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四外层、第四夹心层、第四内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17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