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及雨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1672.0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8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富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40 | 分类号: | B60S1/40 |
代理公司: | 厦门知人匠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55 | 代理人: | 王声信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刷 连接 组件 | ||
1.一种雨刷连接组件,它包括雨刷连接底座(1a)和雨刷接头(2a),其用于实现雨刷支架组件与侧插式刮臂(K1、K2)之间的铰接连接,所述侧插式刮臂前端的连接部具有一个相对于雨刷支架组件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铰接轴(S),在铰接轴(S)的后端还具有一个平行铰接轴(S)设置的L型连接臂,该L型连接臂的自由端指向风挡玻璃表面;
所述雨刷接头(2a)包括一纵向本体,该纵向本体通过顶壁(22)将两个基本上平行设置的侧壁(21)连接在一起,所述两个侧壁(21)分别具有一个用于接收前述铰接轴(S)的承接孔(25),同时该纵向本体位于承接孔(25)的后端至少形成一纵向段(T),其纵向段(T)的高度小于纵向本体具有承接孔(25)的端部上的高度;在纵向段(T)至少形成一个沿纵向方向延伸的限位槽(27a),该限位槽(27a)用于供L型连接臂的自由端插入,该限位槽(27a)的内端形成第一限位配合面(C),与该限位槽(27a)相邻的侧壁(21)的外侧端面形成第二限位配合面(D),所述第一限位配合面(C)及第二限位配合面(D)分别至相背一侧的承接孔(25)的配合端面之间形成第一宽度(W1)及第二宽度(W2),位于该侧承接孔(25)被定义为插置承接孔(B);其特征在于,
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a)包括一基座(11),该基座(11)用于实现与雨刷支架组件的固接,在基座(11)的上方凸设一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两侧面(125)沿其纵向方向由后至前分别对称设置一对向内凹陷的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所述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的开口端朝向前端,且至少在位于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的开口端的前端形成与之连通的插入通道(53a、53b),且所述连接块(12)的顶部凸设一个挡止部(13),该挡止部(13)具有朝向后端的第一限位面(131),该第一限位面(131)具有足够的高度用于抵靠限位侧插式刮臂的铰接轴(S);
所述雨刷接头(2a)的两侧壁(21)在相对于雨刷连接底座(1a)的第一限位插槽(51)及第二限位插槽(52)位置分别向内延伸形成用于与之对应卡置配合第一卡块(23)及第二卡块(24),所述承接孔(25)位于连接块(12)挡止部(13)的后端,且所述承接孔最低点的高度≥与之相对的连接块(12)顶部的高度,使侧插式刮臂的铰接轴(S)插置于承接孔(25)内,其铰接轴(S)的外径端可与挡止部(13)的第一限位面(131)相互抵靠配合,实现雨刷接头(2a)与雨刷连接底座(1a)之间建立紧固连接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雨刷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刷连接底座(1b)的连接块(12)的顶部取消挡止部(13)的结构,其在位于基本接近中部位置向后端形成一个沿纵向方向向后延伸的L型沉降部(14),该L型沉降部(14)形成一个朝向后端的抵挡端面(141),该抵挡端面(141)用于抵靠限位侧插式刮臂的铰接轴(S);所述第一限位插槽(51)设置在L型沉降部的两侧面(125);
所述雨刷接头(2b)的承接孔(25)设置在相对于连接块(12)的L型沉降部(14)区域,其承接孔(25)位于L型沉降部(14)的抵挡端面(141)的后端,使侧插式刮臂的铰接轴(S)依次插置于雨刷接头(2a)的承接孔(25)及L型沉降部(14)上方所形成的空置空间,其铰接轴(S)的外径端可与连接块(12)L型沉降部的抵挡端面(141)相互抵靠配合,实现雨刷接头(2b)与雨刷连接底座(1b)之间建立紧固连接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富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富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16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