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尘车罩壳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39322.0 | 申请日: | 202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6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良;季明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悦达专用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5/00 | 分类号: | B60K5/00;B60R13/08;B60K11/06 |
| 代理公司: | 江苏楼沈律师事务所 32254 | 代理人: | 马勇 |
| 地址: | 224005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尘车 罩壳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尘车罩壳结构,涉及抑尘车领域,本发明包括厢体、门板装置、排气装置以及围栏装置,厢体包括外壳,门板装置包括门板本体,门板本体包括外层门板,门板本体与外壳旋转配合,外壳上表面设有排气口,过滤网与排气口连接,出气板一侧表面与外壳上表面连接,围栏装置包括安全护栏,安全护栏一端均与外壳上表面连接。本发明一种抑尘车罩壳结构,副发动机放在外壳内部,外壳内部两侧表面以及上表面、左右两侧门板内侧封板上侧均设有隔音海绵,由于发动机的检修和散热需要,罩壳左右两侧采用了多孔隔板的门板装置,门板内侧封板上侧设有隔音海绵,在一定程度上隔音且不影响副发动机的散热,在外壳上表面设有排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抑尘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抑尘车罩壳结构。
背景技术
抑尘车是装备有泵、储液装置、液体喷雾系统等专用装置,用于道路、广场或固定场所抑制扬尘、降尘的特种结构专项作业车,由于液体喷雾系统需要大功率的风机,汽车底盘上的主发动机功率不足以提供给风机,这使得必须采用副发动机作为第二动力源,提供动力。
工作时两发动机同时工作,发出的噪音很大,远远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极限值,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抑尘车罩壳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尘车罩壳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抑尘车工作噪音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抑尘车罩壳结构,包括厢体、门板装置、排气装置以及围栏装置,所述厢体包括外壳,所述门板装置包括门板本体,所述门板本体包括外层门板,所述门板本体与外壳旋转配合,所述排气装置包括出气板,过滤网、排气扇以及安装杆,所述外壳上表面设有排气口,所述过滤网大小、形状均与排气口相适应,所述过滤网与排气口连接,所述出气板一侧表面与外壳上表面连接,所述出气板一端与出气口连接,所述排气扇一侧表面与安装杆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安装杆一侧表面与外壳内部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围栏装置包括安全护栏,两个所述安全护栏一端均与外壳上表面连接;
所述厢体还包括挂钩、顶端入口门以及排气管,若干所述挂钩一侧表面分别与外壳两侧表面连接,所述顶端入口门与外壳铰链连接,所述外壳上表面设有出气口,所述排气管与出气口连接,此出气口与副发动机消声器出气口连接;
所述门板本体还包括内部隔板以及内层门板,所述内部隔板以及内层门板均安装于外层门板内部。
优选地,所述门板装置还包括撑板、封板以及多孔隔板,若干所述撑板一侧表面均与多孔隔板一侧表面连接,若干所述撑板一侧表面均与封板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多孔隔板两侧表面均与内层门板一侧表面连接,多孔隔板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散热,封板表面粘贴有隔音海绵用于阻拦噪音。
优选地,所述外壳内部一侧表面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排气扇与温度传感器连接,当外壳内部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触发温度传感器,排气扇开始工作,以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围栏装置还包括拆卸围栏以及固定螺栓,所述外壳上表面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拆卸围栏一端设有若干螺旋孔,所述拆卸围栏与若干安装孔连接,若干所述固定螺栓分别与若干螺旋孔旋转配合,围栏方便工作人员在进行维修时,用于抓牢以防止工作人员坠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多孔隔板和内部隔板,可以为提供一种可以固定在车体上,用于放置副发动机的一种厢体,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拦副发动机的噪音,也不会大程度影响副发动机的散热。
本发明通过在外壳两侧表面以及上表面封板上以及设置在两侧门板上的封板上粘贴上消音海绵,在一定程度上阻拦副发动机的噪音的传出,在外壳内部下表面不设置任何装置,方便罩壳的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抑尘车罩壳结构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抑尘车罩壳结构的底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悦达专用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悦达专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9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