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远程操控的计量表智能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9005.9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3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芳;刘潇;蔡善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汉镇既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9/00 | 分类号: | H04Q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李杰梅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远程 操控 量表 智能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智能计量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远程操控的计量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数据接收单元、判定单元以及智能控制单元,所述数据接收单元中设置有若干组计量表集合,所述计量表集合中皆配备有RISC‑V内核64位MCU;所述判定单元以ARM cortex‑M4内核32位MCU为核心,所述ARM cortex‑M4内核32位MCU中顺次加载有第一计算单元、第一判断单元、第二计算单元以及第二判断单元;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包括高精度A/D转换器、远程IO通讯接口/远程串行通讯接口、人机交互面板以及ARM Cotex‑M3内核32位MCU。本发明通过实时记录和两次计算、判断,获得较为精确的最终数据,然后远程操控对应的阀门保持开启或关闭,从而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精确度和定点操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计量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远程操控的计量表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用于测量管路中在某一时间间隔内流体流经总量(积累量)的仪表均可称为计量表。例如当今的城镇化建设系统中,对于集中供水、集中供电、集中供气等方面,均采用配套的智能计量表作为计量工具,用于精确计量居民家庭资源用量并实行自动化通断控制,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工抄表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
但现有的针对计量表的智能控制系统中,各个计量表之间往往相对独立,缺乏有机统一的集合模式,使得计量表输出的数据信息显得杂乱、冗余,不仅容易在数据输送过程中产生缺漏,使得整个控制系统的精确度缺乏保障,而且会给服务平台的服务器造成极大的负担,难以及时对各个计量表进行远程定点操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远程操控的计量表智能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远程操控的计量表智能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远程操控的计量表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数据接收单元、判定单元以及智能控制单元,
所述数据接收单元中设置有若干组计量表集合,所述计量表集合中皆配备有RISC-V内核64位MCU,所述RISC-V内核64位MCU的输出端皆设置有CAN通讯接口;
所述判定单元以ARM cortex-M4内核32位MCU为核心,所述ARM cortex-M4内核32位MCU中顺次加载有第一计算单元、第一判断单元、第二计算单元以及第二判断单元,所述RISC-V内核64位MCU通过所述CAN通讯接口与所述ARM cortex-M4内核32位MCU单向电性连接;
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包括高精度A/D转换器、远程IO通讯接口/远程串行通讯接口、人机交互面板以及ARM Cotex-M3内核32位MCU,所述ARM cortex-M4内核32位MCU通过所述高精度A/D转换器与所述ARM Cotex-M3内核32位MCU单向电性连接,所述远程IO通讯接口/远程串行通讯接口、所述人机交互面板皆与所述ARM Cotex-M3内核32位MCU双向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计量表集合包括相互关联的至少一个计量表,所述计量表皆通过RISC-V内核64位MCU实时记录计量数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计算单元根据所述计量数据、所述计量表的历史计量数据以及第一类型资源的历史剩余量m0,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类型资源的当前剩余量m。其中,所述计量表的历史计量数据为所述计量表上一次发送的对应所述第一类型资源的计量数据,所述第一类型资源的历史剩余量为上一次计算得到的所述第一类型资源的剩余量。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类型资源的当前剩余量m是否大于本次统计周期内的切断阈值λ。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本次统计周期内切断阈值λ的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汉镇既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汉镇既济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90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多功能床
- 下一篇:一种透光性较强的磨砂钢化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