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射蒸发冷却风冷热泵模块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8914.0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8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斌;李一杰;耿坤;黄粟 | 申请(专利权)人: | 瀚润联合高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3/00 | 分类号: | F25B13/00;F25B41/20;F25B41/31;F25B4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汪鹏 |
地址: | 10009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 冷却 风冷 模块 机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射蒸发冷却风冷热泵模块机组,包括冷媒泵推模块、整流模块、冷热源换热器模块、引射模块、使用侧模块。本申请采用引射技术,在不增加压缩机功率前提下,对冷媒循环过程中的动能进行回收,可有效提高机组制冷制热COP、使机组更节能;采用空气源换热器与蒸发冷换热器单双向全覆盖桥式连接管路设计,在不同工况下可变换不同的串、并联方式组合使用,使两个换热器不仅能单独使用,还可实现互为补充,提高蒸发冷热泵机组的经济性,利于推广;本发明可实现大型机组小型化、冷冻冷却集成化、风冷水冷一体化、冷源热源多元化、制冷制热高效化、安装运维便利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引射蒸发冷却风冷热泵模块机组。
背景技术
现有蒸发冷热泵机组以水为冷却介质制冷,利用水的潜热加显热换热方式可使冷媒获得较水冷,尤其是风冷方式更低的冷凝温度,因此具有更高的制冷效率;制热时以空气为热源,避免了水冷机组包括蒸发冷机组制热效率低或根本无法制热问题。
但现有的蒸发冷热泵机组由于冷源换热器即蒸发冷换热器与热源换热器即空气源换热器共机,不仅造成现有机组体积较大,且机组内部件多、管路设计复杂,导致设备制造成本偏高,不利于机组推广普及。
具体的,现有蒸发冷热泵机组存在以下不足:
体积较大:由于冷却水与冷媒换热升温过程及冷却水与空气换热降温过程随着冷却水从喷淋(布水)器喷淋依次流经蒸发冷凝换热器,填料层滴落到冷却水箱中的行程过长,导致蒸发冷热泵机组纵向高度加大,因此造成机组体积增大、相应的机组制造成本增高。为了保证蒸发冷换热器表面布水均匀,喷淋器与蒸发器间需留有足够间隙;为了使与冷媒换热后的冷却水充分冷却,自蒸发冷换热器滴落的冷却水与冷却水箱水面应保持相当长的距离,因此机组工作时风机会带走大量的冷却水,形成飞水、漂水现象,不仅造成冷却水浪费,冷却水附着在机组部件表面造成机组的腐蚀,降低机组使用期限。
制热衰减严重:蒸发冷却作为最高效的冷却方式使机组具有更高的制冷效率,但由于风冷热泵模式下制热量随着室外环境温度的降低而衰减,因此低温工况下制热效率有待提高。
基于蒸发冷热泵机组的技术局限性,本申请提出一种引射蒸发冷却风冷热泵模块机组。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蒸发冷热泵机组能耗高、体积大、制造成本较高、制热衰减严重、机组内蒸发冷却环境存在飞水、漂水现象等问题。
本申请利用引射技术,实现热泵热力循环过程中动能回收,使机组更节能;蒸发冷换热器与空气源换热器在不同工况下可适时改变换热介质、调整换热面积,可获得更高的冷媒蒸发量与冷凝量,进而提高制冷量与制热量,提高机组综合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引射蒸发冷却风冷热泵模块机组,包括冷媒泵推模块、整流模块、冷热源换热器模块、引射模块、使用侧模块。
冷媒泵推模块,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有喷汽口、回气口;
所述喷汽口通过多通阀组和管路形成分别连通至冷热源换热器模块的节点A、连通至使用侧模块的节点B;所述节点A和节点B之间通过多通阀组和管路形成有连通至引射模块的节点C;
所述回气口通过管路形成连通至引射模块的节点D;
可选的,所述多通阀组为第一四通阀,所述喷汽口、节点A、节点B、节点C分别通过管路与其四个阀口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多通阀组为并联设置的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所述喷汽口、节点A、节点B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三通阀的三个阀口相连通,所述节点C、节点A、节点B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二三通阀的三个阀口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瀚润联合高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瀚润联合高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8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