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力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7594.7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7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徐青山;王海林;辛瑗;郭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N3/02;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廖娜 |
地址: | 2100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技术 电力 挖掘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力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可视化技术,获得可视化电力数据;
S2、利用ARIMA模型将所述可视化电力数据的非平稳时间序列转化为平稳的时间序列,并建立平稳时间序列模型;
S3、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平稳时间序列模型中的平稳电力数据进行优化,得到满足预定目标的优化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力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可视化电力数据的具体步骤如下:
S1.1、采集电网运行数据、电力客户数据、电网企业管理数据、用户用电的数据,将多个数据合并形成一个数据仓库;通过聚类、删除数据仓库内的冗余数据实现数据压缩,形成电力数据;
S1.2、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图表组件与电力数据进行可视化交互,获取可视化电力数据;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图表组件包括饼图、散点图、漏斗图、气泡图、热力学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力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的具体步骤为:
S2.1、识别模型
进行单位根检验和DF单侧检验;
统计量公式:
其中,τ为统计量,t为t分布,S为标准差,φ1为单位根;
利用自相关系数ACF和偏自相关系数PACF确定ARIMA模型的形式,计算公式如下:
ARIMA模型的判断公式决定了该模型是属于自回归AR模型还是移动平均MA模型;
自回归AR模型如下所示:
yt=c+φ1yt-1+φ2yt-2+…+φpyt-p+et
其中,yt为第t个时间序列,φk为在第k个时间序列自回归系数,ek为第k个时间序列的白噪声;
移动平均MA模型如下所示:
yt=c+θ1et-1+θ2et-2+…+θpet-q
结合上述公式得到自回归滑动平滑ARIMA模型公式:
yt=c+φ1yt-1+φ2yt-2+…+φpyt-p+et+θ1et-1+θ2et-2+…+θpet-q
模型的结构判断如下表所示:
模型结构 AR模型 MA模型 ARIMA模型 ACF 拖尾 截尾 拖尾 PACF 截尾 拖尾 拖尾
S2.2、通过上述模型对可视化电力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平稳电力数据,利用平稳电力数据建立平稳时间序列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75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员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TFT显示开发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