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上交通饱和量计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37369.3 | 申请日: | 202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8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明;周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汇海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朱易顺 |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交通 饱和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上交通饱和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数据采集设备获得最新的流量数据;根据流量观测资料,对在不同长度区间的船只进行分类,并计算出在该区间长度的船只数量占总流量的百分比;以此来确定标准船长的长度大小;确定航道宽度大小;根据流量观测资料,分析计算出该段河道内船只的平均航速;根据流量观测资料,分析计算出该段河道的理论静态通过能力;计算出河道的动态通过能力;根据流量观测资料,分析得出该处的平均船只通过流量;计算得出该处航道的动态饱和。本发明通过选取三个主要影响因素,使得该动态通过能力在进行计算时与现有的较为理想通过能力相较进行折减,且与实际情况更为相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上交通饱和量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航运(Shipping)表示透过水路运输和空中运输等方式来运送人或货物。一般来说水路运输的所需时间较长,但成本较为低廉,这是空中运输与陆路运输所不能比拟的。水路运输每次航程能运送大量货物,而空运和陆运每次的负载数量则相对较少。因此在国际贸易上,水路运输是较为普遍的运送方式。随着我国航运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海上运输日益繁忙,船舶交通更加拥挤、通航密度持续增大、通航环境日趋复杂,越来越多的航道直接面临趋于饱和的挑战.为了保持港口可持续稳定的发展,确保船舶在航道安全畅通地航行,有必要对航道通过能力和航道饱和度现状进行分析及评估,作出科学论证,以便配套航道能够适应各港口的发展需求,对航道进行有计划的合理开发和综合规划。航道饱和度时反应该航道的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交通工程学可将函告饱和度理解为:在保证航道安全运作的的前提下,航道上实际通过的船只流量与该航道通过能力的比值。
现有的航道饱和度计算方法中航道通过能力大多是航道在自然条件、船只交通状况良好的较为理想的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最大交通量,使得其计算出的航道饱和度也处于较为理想的状态下,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航道饱和度计算方法中航道通过能力大多是航道在自然条件、船只交通状况良好的较为理想的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最大交通量,使得其计算出的航道饱和度也处于较为理想的状态下,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的缺陷,从而提出一种水上交通饱和量计算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上交通饱和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对河道内某一段进行72小时的流量观测,获得最新的流量数据,流量数据获取成功后传输至电脑终端,进行分析;
S2:根据流量观测资料,对在不同长度区间的船只进行分类,并计算出在该区间长度的船只数量占总流量的百分比;以此来确定标准船长的长度大小;
S3:根据流量观测资料,确定航道宽度大小;
S4:根据流量观测资料,分析计算出该段河道内船只的平均航速;
S5:根据流量观测资料,分析计算出该段河道的理论静态通过能力;
S6:计算出河道的动态通过能力;
S7:根据流量观测资料,分析得出该处的平均船只通过流量;
S8:计算得出该处航道的动态饱和量。
优选的,所述S3中航道宽度是指单向航道的宽度大小,航道宽度大小计算公式为:L=(l1-l2)/2,其中l1为河道宽度大小;l2为河道中隔离带宽度大小。
优选的,所述S4中平均航速计算公式为:V=l3/t,其中l3为船只一段时间内在河道上运行的距离;t为船只运动该距离所花费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汇海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汇海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73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