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致变色可控渗透小分子交联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7246.X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1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姚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C245/10 | 分类号: | C07C245/10;C09K9/02;A61P35/00;A61P3/10;A61P31/04;C07C41/22;C07C43/12;C07C319/02;C07C323/12;A61K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杨浩林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可控 渗透 分子 交联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致变色可控渗透小分子交联囊泡CSMVs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小分子自组装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合成了一种偶氮苯两亲性化合物,然后进一步经交联制得光致变色可控渗透小分子交联囊泡。本发明通过光致变色偶氮苯组成的两亲分子建立基于交联小分子囊泡的控释体系,新的控释系统制备简单,稳定性增强,控制智能,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显示出实时可控的渗透性,与聚合物囊泡相比,CSMVs在分子水平上由于囊泡壁的分子结构而呈现瞬时控释,在癌症、糖尿病、细菌感染等疾病的精确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小分子自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致变色可控渗透小分子交联囊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因为精准治疗对疾病能精确有效的进行靶向治疗所以在临床实践中盛行。药物的可控释放对于将药物精准的输送到病变部位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肿瘤治疗方面,精准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害,并通过控制和快速释放药物来避开机体所产生的耐药性,从而达到使用最小剂量的药物便可以治愈患者的效果。
嵌段共聚物囊泡作为首选的药物传递的载体之一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囊泡是运输药物的重要载体,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为了促进囊泡渗透性,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包括使用刺激响应聚合物。通过外在环境的微小变化,例如pH、CO2、温度、还原电位、光等都能触发囊泡的可控通透性。在这些刺激中,由于光具有最容易聚焦和及时控制的优势,因此光可应用于可控释放的触发点。然而,聚合物囊泡中较厚的疏水层也会损害其通透性,成比例地降低渗透率,渗透率的降低与膜厚度的倒数成正比。此外,较大的疏水(大分子)链段的存在会减慢响应时间。对于精准的治疗来说,迫切需要囊泡能对外部刺激瞬时反应,以便在病变部位快速释放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首先提供了一种偶氮苯两亲性化合物,以季铵盐作为亲水部分,偶氮苯作为疏水部分,结构如下:
进一步的,上述偶氮苯两亲性化合物的临界囊泡浓度为30-55μg/mL。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偶氮苯两亲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光致变色可控渗透小分子交联囊泡,该囊泡由上述偶氮苯两亲性化合物经交联而得。
其中,本发明小分子交联囊泡的壳层由两个偶氮苯分子交叉排列构成。
进一步的,本发明小分子交联囊泡壳层厚度在2.0-3.0nm。
进一步的,本发明小分子交联囊泡内外表面小分子单体的双键被共价键固定
其中,交联采用的交联剂结构如下: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光致变色可控渗透小分子交联囊泡的制备方法,将交联剂加入到上述两亲性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得到光学清晰的溶液,将催化剂PPh3AuNTf2溶解于THF中,加入上述溶液中,避光,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经透析、纯化制得CSMV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光作为触发器来控制渗透性的交联小分子囊泡(CSMVs),囊泡的主要部分由偶氮苯单元组成,这些单元可以很容易地在反式结构和顺式结构之间转换,进而通过极性转换使囊泡具有可控渗透性;
CSMVs的释放能力可以通过紫外光/可见光照射来控制,并且具有比经典的聚合物囊泡更快的响应时间,体外实验表明,CSMVs对通透性具有响应过程,释放携带的半胱胺,在时间和空间水平上都能降低活性氧(ROS),因此CSMVs响应光技术在癌症、糖尿病、细菌感染等疾病的精确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72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