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卷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6028.4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龙;张五堂;熊亮;江德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87;B03C3/017;B08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杨鹏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卷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卷绕装置,涉及电池制造领域。电池卷绕装置包括:正极极片放卷模块,用于放卷正极极片;负极极片放卷模块,用于放卷负极极片;上隔膜放卷模块,用于放卷上隔膜;下隔膜放卷模块,用于放卷下隔膜;转塔模块,用于卷绕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上隔膜和下隔膜;吸尘模块,用于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上隔膜和下隔膜进行静电除尘;出胶辊压模块,用于喷胶和辊压。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电池性能和安全性;并且相对于叠片工艺来说,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减少浪费,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具体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高、安全性能好、设计灵活等优势使其在汽车行业内取得飞跃式发展。动力电池大致分为:软包电池、圆柱电池及方形电池,在电池生产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道工序为卷绕或叠片,其中叠片多应用于软包锂电池,卷绕多应用于圆柱电池和方形电池。
叠片工艺使用叠片机进行,是将经过模切成型的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叠合成电芯单体,再经过焊接、封装、注液、化成等工序,最终形成电池包,叠片工艺的优点是可兼容尺寸较大的电芯。
对于方形、圆柱锂电池卷绕电芯来说,现有技术中的极片卷绕方式都是将极片(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依次叠置)从一端开始卷绕至另一端,直至完成电芯卷绕。但是,现有的极片卷绕存在容易影响产品精度,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卷绕装置,其可以提高电池性能和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卷绕装置,包括:正极极片放卷模块,所述正极极片放卷模块用于放卷正极极片;负极极片放卷模块,所述负极极片放卷模块用于放卷负极极片;上隔膜放卷模块,所述上隔膜放卷模块用于放卷上隔膜;下隔膜放卷模块,所述下隔膜放卷模块用于放卷下隔膜;转塔模块,所述转塔模块位于所述正极极片放卷模块和所述负极极片放卷模块之间,并位于所述上隔膜放卷模块和所述下隔膜放卷模块之间,用于卷绕所述正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所述上隔膜和所述下隔膜;吸尘模块,所述吸尘模块设置在所述转塔模块的入口,用于所述正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所述上隔膜和所述下隔膜进行静电除尘;出胶辊压模块,所述出胶辊压模块用于对所述上隔膜和下隔膜进行喷胶处理,且用于辊压所述正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所述上隔膜和所述下隔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极片放卷模块包括正极极片放卷机构、正极极片纠偏机构和正极极片张力检测控制机构,所述正极极片放卷机构用于放卷所述正极极片,以向所述转塔模块提供所述正极极片,所述正极极片纠偏机构用于对所述正极极片进行纠偏,所述正极极片张力检测控制机构用于对所述正极极片的放卷张力进行实时检测和控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极片纠偏机构包括正极极片放卷纠偏机构、正极极片入片纠偏机构和正极极片卷前纠偏机构,所述正极极片放卷纠偏机构用于对所述正极极片的放卷张力进行纠偏调节,所述正极极片入片纠偏机构用于对所述正极极片进入所述转塔模块前的位置进行调节,所述正极极片卷前纠偏机构用于对所述正极极片进入所述转塔模块前的张力进行纠偏调节。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隔膜放卷模块包括上隔膜放卷机构和上隔膜放卷纠偏机构,所述上隔膜放卷机构用于放卷所述上隔膜,以向所述转塔模块提供所述上隔膜,所述上隔膜放卷纠偏机构用于对所述上隔膜进行纠偏,以使所述上隔膜的纠偏精度和张力在设定范围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塔模块包括转塔本体、安装部件、伸缩电机和旋转电机,所述安装部件具有安装腔室和与所述安装腔室连通的开口,所述伸缩电机和所述旋转电机传动连接,并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室内,且其中的一者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件上,另一者与所述转塔本体传动连接,所述伸缩电机能够带动所述转塔本体相对所述安装腔室从所述开口伸出或缩回,所述旋转电机能够带动所述转塔本体绕所述转塔本体的轴线旋转,所述转塔本体设置有卷针孔位,用于卷绕所述正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所述上隔膜和所述下隔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60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