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纵向扫描的板材翘曲变形在线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5082.7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0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常世军;杨国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付钦伟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纵向 扫描 板材 变形 在线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纵向扫描的板材翘曲变形在线检测装置,包括传输架以及均布在传输架正面的气浮垫杆,传输架正面底端设有滚轮传动机构,传输架正面中间安装有检测安装架;检测安装架包括倾斜分布的检测安装斜板,检测安装斜板底端设有与滚轮传动机构底端固定相连的安装底板,检测安装斜板顶端设有与传输架顶端固定相连的安装顶板;检测安装斜板内表面中间纵向设有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中间横向安装有探头安装机构。本发明通过沿产品传输方向横向布置的激光探头,并沿纵向移动测量产品表面距离,结合最终形成的产品表面3D分布图,通过规格判断来确定产品是否翘曲合格,测量效率高,通过对产品的在线逐一检查,实现了产品的全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板材翘曲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纵向扫描的板材翘曲变形在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板材因为结构设计、制造等原因会产生翘曲变形,有些翘曲变形不明显,不借助设备很难发现,传统的检测常采用离线抽检方式,测量效率低,而且有较多问题。这样一方面会带来有翘曲不良的产品漏检到用户,造成不良影响和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会对部分好的产品错判影响生产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纵向扫描的板材翘曲变形在线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纵向扫描的板材翘曲变形在线检测装置,包括传输架以及均布在传输架正面的气浮垫杆,传输架正面底端设有滚轮传动机构,传输架正面中间安装有检测安装架;
所述检测安装架包括检测安装底板以及对称设置在检测安装底板表面的支撑立柱,两个支撑立柱顶端设有支撑横梁,支撑横梁两端对称设有两个斜撑梁,两个斜撑梁顶端通过加强顶梁相连;斜撑梁内表面安装有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中间横向安装有探头安装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架包括水平分布的矩形底框,矩形底框后侧竖直设有矩形侧框,矩形底框前侧倾斜设有矩形斜框,矩形侧框和矩形斜框顶端水平设有矩形顶框,矩形斜框表面沿直线方向均布有气浮垫杆,且矩形斜框与水平面呈5-20度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传动机构包括滚轮底座以及均布在滚轮底座上的滚轮轴,滚轮轴两端分别连接有传动滚轮、滚轮电机;滚轮底座包括倾斜分布的底座横梁,底座横梁中间沿直线方向均布有与滚轮轴相对应的滚轮轴孔,底座横梁底端垂直设有与滚轮电机固定相连的支撑底板,支撑底板后侧垂直设有限位后侧板,传动滚轮周侧设有环形限位槽;
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纵向分布的调节座,调节座两端对称设有支撑台,两个支撑台中间安装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中间安装有滑动调节块,调节丝杆底端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支撑横梁固定相连,调节座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滑动限位轨道,滑动调节块两侧对称设有与滑动限位轨道相配合的限位夹持凸块;
所述探头安装机构包括探头安装基座以及滑动安装在探头安装基座中间的基准板,探头安装基座端面两侧对称设有定位夹持块,两个定位夹持块之间对称设有两个调节滑杆,调节滑杆周侧两端螺纹连接有内螺纹限位套,左右两个内螺纹限位套之间均布有探头安装块,探头安装块中间安装有激光探头,相连两个探头安装块之间安装有限位弹簧;
所述探头安装基座包括探头安装基板以及对称设置在探头安装基板两端的滑动安装台,滑动安装台内侧面设有滑动限位槽,滑动限位槽内部端面设有顶紧螺孔,顶紧螺孔中安装有顶紧螺栓;基准板两端对称设有与滑动限位槽相配合的滑动限位凸起,顶紧螺栓穿过顶紧螺孔与滑动限位凸起接触相连;
所述定位夹持块两端对称设有与调节滑杆相配合的固定插孔,探头安装块两端对称设有与调节滑杆滑动配合的滑动导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安装台外表面均布有刻度槽。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限位槽与滑动限位凸起之间为燕尾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5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