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9-芳基-9H-氧/硫杂蒽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4463.3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慧;王培龙;李洪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78 | 分类号: | C07D311/78;C25B3/29;C25B3/05;C25B3/07;C25B3/11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235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基 硫杂蒽类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9‑芳基‑9H‑氧/硫杂蒽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技术领域。以氧/硫杂蒽1和芳烃2为原料,在电化学阳极氧化下,进行C‑H/C‑H偶联,实现了9‑芳基‑9H‑氧/硫杂蒽类化合物3的快速合成。本发明采用电化学对C‑H/C‑H直接偶联具有很高原子/步骤经济性,同时该反应在无催化剂及氧化剂情况下实现,绿色环保,为合成9‑芳基‑9H‑氧/硫杂蒽系列产品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经济、绿色的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9-芳基-9H-氧/硫杂蒽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氧杂蒽及硫杂蒽衍生物,尤其是9-芳基-9H-氧杂蒽及9-芳基-9H-硫杂蒽以及类似物,是很多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的骨架结构。过去数年,在9-芳基-9H-氧/硫杂蒽合成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采用二芳基甲醇衍生物做原料最为经典,然而该方法需使用金属催化剂或复杂的有机分子催化剂。2020年,有报道采用三芳基甲醇衍生物作为原料,在NaHSO4/SiO2催化下实现了9-芳基-9H-氧杂蒽及9-芳基-9H-硫杂蒽的合成,然而反应原料没有商业化,且难以合成。另一种合成策略是采用苯炔前体与醛或酮反应,然而原子经济性差。
2012年有报道采用氧杂蒽与芳烃进行C-H/C-H偶联,反应使用三氟甲磺酸催化剂,然而反应条件苛刻,需高压氧气(10bar)和低沸点溶剂二氯甲烷100℃,以9-(4-甲氧基苯基)-9H-氧杂蒽为例,产率仅为27%。2016年,有报道采用钯/铜共催化的氧杂蒽与芳烃的反应,该反应使用5mol%Pd(OAc)2和10mol%Cu(OTf)2做催化剂,贵金属的使用增加了生产成本和产品纯化的难度。同时该反应条件苛刻,需要使用芳烃做溶剂,且反应温度高达130-145℃。2018年,有报道采用氧化石墨烯材料做催化剂,在20mol%对甲苯磺酸单水合物存在下,也实现了该反应,反应温度为100℃。然而该反应使用的催化剂制备过程复杂,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工业生产。
直接使用便宜易得的氧杂蒽或硫杂蒽与芳烃进行C-H/C-H偶联,无需制备官能化底物,具有很高的原子经济性及步骤经济性,是一种快速高效制备9-芳基-9H-氧杂蒽及9-芳基-9H-硫杂蒽的方法。然而目前尚未有相关文献报道,因此探索在无催化剂、无氧化剂以及温和条件下构建9-芳基-9H-氧杂蒽及9-芳基-9H-硫杂蒽以及类似物的方法仍然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往氧杂蒽或硫杂蒽与芳烃进行C-H/C-H偶联反应的缺陷,本发明采用碳棒做阳极,使氧杂蒽或硫杂蒽在阳极直接氧化,氧杂蒽或硫杂蒽9号碳先氧化为自由基,进而氧化为碳正离子,进而与芳烃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得到9-芳基-9H-氧杂蒽及9-芳基-9H-硫杂蒽。该方法为合成9-芳基-9H-氧/硫杂蒽系列产品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经济、绿色的新途径。
本发明所述一种9-芳基-9H-氧/硫杂蒽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操作:以氧/硫杂蒽1和芳烃2为原料,在电化学条件下,反应得到9-芳基-9H-氧杂蒽3。
反应方程式如下: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选自C1-C4烷基、C1-C4烷氧基、氢、卤素、羟基;Ar选自苯基、噻吩基或苯并呋喃基;R为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氢、卤素、羟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取代。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在酸添加剂存在下反应。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酸添加剂选自乙酸、丙酸、三氟乙酸、特戊酸、甲基磺酸或对甲基苯磺酸单水合物。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极材料选自C(+)/C(-)、Pt(+)/Pt(-)、C(+)/Pt(-)或Pt(+)/C(-);电流强度为2-8m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师范大学,未经淮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44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