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塔多回架空输电线路单侧π接的连接结构和连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33959.9 | 申请日: | 2021-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蒋陶宁;陈楠;孙鹏;王佳鹏;高平平;于洋;赵翔;谢龙至;罗栋梁;赵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汇能(宁波)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7/20 | 分类号: | H02G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廉世坤 |
| 地址: | 10009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塔多回 架空 输电 线路 连接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塔多回架空输电线路单侧π接的连接结构和连接方法,所述同塔多回架空输电线路单侧π接的连接结构包括被π接架空线路和新建架空线路,被π接架空线路包括转角塔、第一导线组、第二导线组和第一跳线,第一导线组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二导线组包括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新建架空线路包括终端塔、第三导线组、第二跳线和第三跳线,第三导线组包括第五导线和第六导线,终端塔和转角塔沿预设水平方向间隔开地设置,第一导线和第五导线通过第二跳线电连接,第二导线和第六导线通过第三跳线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的同塔多回架空输电线路单侧π接的连接结构具有工程造价低和停电时间短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塔多回架空输电线路单侧π接的连接结构和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平原地带,由于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在电力建设时多采用同塔双回或者同塔多回架设的输电线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线路走廊,增加电网输送能量,节省工程投资。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需求日益增长,电力系统网架结构也日趋复杂及完善。在已有的输电线路(如图1所示)进行单侧开断并π接入新建变电站(如图2所示),是目前比较广泛的电网网架完善形式。例如,完善前,第一变电站200和第二变电站300之间通过已有的输电线路500(被π接架空线路)电连接;完善后,在第一变电站200和第二变电站300之间单侧开断并π接入新建的第三变电站400。相关技术中,在已有的输电线路500进行单侧开断并π接入新建变电站的方法存在停电时间长和工程造价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同塔多回架空输电线路单侧π接的连接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已有的输电线路进行单侧开断并π接入新建变电站时存在的停电时间长和工程造价高为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上述同塔多回架空输电线路单侧π接的连接结构的连接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已有的输电线路进行单侧开断并π接入新建变电站时存在的停电时间长和工程造价高为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同塔多回架空输电线路单侧π接的连接结构包括:
被π接架空线路,所述被π接架空线路包括转角塔、第一导线组、第二导线组和第一跳线,所述第一导线组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组包括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组和所述第二导线组沿所述转角塔的横担方向或者预设竖直方向间隔开地设置在所述转角塔上,所述第三导线和所述第四导线通过所述第一跳线电连接;和
新建架空线路,所述新建架空线路包括终端塔、第三导线组、第二跳线和第三跳线,所述第三导线组包括第五导线和第六导线,所述终端塔和所述转角塔沿预设水平方向间隔开地设置,所述第五导线和所述第六导线沿所述终端塔的横担方向间隔开地设置在所述终端塔上,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五导线通过所述第二跳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和所述第六导线通过所述第三跳线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同塔多回架空输电线路单侧π接的连接结构具有工程造价低和停电时间短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塔在所述预设水平方向上与所述转角塔之间具有预设水平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终端塔的横担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线与沿所述转角塔的横担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线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水平方向为转角塔的横担方向,沿所述终端塔的横担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线与沿所述转角塔的横担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线相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水平距离为米13-17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所述第五导线、所述第六导线、所述第二跳线和所述第三跳线中的每一者包括m根分裂导线,其中m为大于等于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汇能(宁波)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汇能(宁波)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39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