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3755.5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6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廖海婴;何应付;赵淑霞;马涛;于洪敏;杨书;高冉;聂俊;王欢;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3/22;E21B49/00;G06F30/23;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base sub | ||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的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O2—表面活性剂交替注入参数优化方法及在中高渗油藏中的应用。包括:建立试验区三维地质模型和试验区数值模拟模型,在生产历史拟合基础上,将物化参数导入数值模拟模型,建立试验区三维CO2‑表面活性剂驱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方案比对,优选最佳注入参数。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结合CO2驱和表活剂驱的优点,在小井距条件下高频、小段塞交替注入有利于发挥CO2驱、表活剂驱加和协同效应,控制气窜、扩大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的开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CO2—表面活性剂交替注入参数优化方法及在中高渗油藏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改善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效果一直是国内外油气开采领域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在油藏精细描述和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强化采油技术、井网优化技术、注水调整技术、特殊钻井技术、油层深部调剖技术等改善开发效果。这些手段多是针对整装油田或储量较大的断块油田等,应用于小断块存在技术局限性。
根据目前已发表的文献,改善高含水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开展化学驱应用较多,主要以聚合物驱、二元驱、三元驱等为主。这些技术适合整装或储量大的断块油藏实施,对于储量低,地层水高盐高钙镁的小断块存在技术、经济局限性。国外CO2驱发展较早,过去几十年来,美国一直主导着CO2驱油项目的增长。国内吉林油田、华东草舍油田、中原濮城油田、东北腰英台油田、江苏富民油田、冀东油田等先后开展了多个井组的CO2驱现场试验,取得了初步效果和认识。对于高含水、高渗透、存在裂缝的油藏CO2驱开发效果受限。国内外将CO2与化学剂相结合主要是用于生成泡沫,延缓气窜,改善气驱,扩大波及效率。以封窜为目的的措施,化学剂的用量和段塞的设计相对比较小,且没有考虑化学剂洗油性能,仅关注其起泡效果。
对于中高渗高含水复杂断块油藏,地层水钙镁离子含量高,化学驱受限。在小井距条件下,常规CO2驱、化学驱、大段塞WAG注入方式存在技术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针对高含水油藏开发中暴露的主要矛盾,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迅速等;地层水高盐高钙镁,化学驱应用受到局限性;小井距小断块油藏CO2驱,特别是常规水气交替注入方式,提高采收率幅度小等问题;提供一种CO2复合驱油技术中CO2-表面活性剂的交替注入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有助于得到一种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抑制气油比上升,扩大波及效率,显著提高采收率的驱替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CO2—表面活性剂交替注入参数优化方法,该CO2—表面活性剂交替注入参数优化方法包括:
(1)建立试验区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和试验区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所述试验区油藏数值模拟模型进行生产历史拟合,在试验区数值模拟模型上设计最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数值模拟预测方案,开展CO2—表面活性剂复合驱优化研究;
(2)利用试验区数值模拟模型,对设计的数值模拟预测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开发效果,确定CO2—表面活性剂交替注入参数的最优范围;
(3)建立上述所有数值模拟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完成CO2—表面活性剂交替注入参数优化,确定最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注入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在筛选试验区油藏前,所述CO2—表面活性剂交替注入参数优化方法还包括:
建立岩心规模数值模拟模型,对所述岩心规模数值模拟模型进行驱替实验拟合,通过驱替实验拟合,修正物化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37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制品粉碎装置
- 下一篇:数据查询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