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流板空气流道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2476.7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何育林;杨颜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育林 |
主分类号: | F24F8/80 | 分类号: | F24F8/80;F24F13/2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庞启成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流 气流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流板空气流道组件,包括流道和吹风装置,所述流道包括进风部和出风部,所述进风部与所述出风部形成连通结构,所述吹风装置与所述进风部连通连接,所述流道内垂直于所述流道轴线的截面面积自所述进风部到所述出风部逐渐减小,所述流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一端位于所述进风部处,另一端位于所述出风部处,所述导流板所处的平面与所述流道内壁将所述流道分割成若干个流通空间。降低了在流道内负离子随意移动与尘埃粒子结合并抱团成大颗粒的几率,减小了负离子在流道内的消耗量,提高了从流道流出的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并且导流板的设置,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提高了流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流板空气流道组件。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在很多城市变得越发严重,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尤其是空气质量问题,近几年来,随着重工业的发展以及房屋拆迁等,颗粒污染物(PM2.5等)大量扩散,各城市的空气质量普遍降低,引发了人们的各种疾病。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净化器就变得尤为重要。
而对于现有的空气净化器而言,主要采用的是滤网式空气净化器,对经过空气净化器中的空气进行过滤,将有害颗粒进行拦截,再将空气排出,此类空气净化器虽然能将空气过滤,但是对于室外大环境采用滤网式空气净化器效果不佳;还有部分采用负离子空气净化器,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发射负离子并于空气中尘埃粒子结合,带电的尘埃粒子又能吸附其他中性的尘埃粒子,这就是粒子的凝并作用,空气中细小直径的悬浮粒子经过凝并能成为较大颗粒的粒子,然后依靠重力缓慢地沉降下来,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目前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还存在不足,具体在于: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需要吸收空气作为推动力将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内的负离子随被吸入的空气一起排出空气净化器,然而在空气净化器内,产生的负离子会与被吸入的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结合并抱团,从而消耗负离子的数量,使得排放到外部环境的负离子浓度降低,不能使较高浓度的负离子扩散作用于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外,若有效的控制住在空气净化器内被消耗的负离子数,就能够将传播到空气净化器外的负离子数量提高,从而使空气净化器的效果更好。
所以,基于上述问题,目前亟需设计一种降低负离子在流道内消耗量的空气流道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空气在经过流道时会消耗流道中的负离子数量,使得排放到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外的负离子浓度降低,提供了一种降低负离子在流道内消耗量的空气流道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流板空气流道组件,包括流道和吹风装置,所述流道包括进风部和出风部,所述进风部与所述出风部形成连通结构,所述吹风装置与所述进风部连通连接,所述流道内垂直于所述流道轴线的截面面积自所述进风部到所述出风部逐渐减小,所述流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一端位于所述进风部处,另一端位于所述出风部处,所述导流板所处的平面与所述流道内壁将所述流道分割成若干个流通空间。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流通空间包括流通空间A和流通空间B,在垂直于所述流道轴线的方向上,所述流通空间A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流通空间的截面面积,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释放尖端设置在所述流通空间A内。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在垂直于所述流道轴线的平面上,所述导流板上远离所述流道内壁的一端向放置所述释放尖端的方向弯折。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流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圆角。
作为本申请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板上靠近进风部的部分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朝向所述流道的轴线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育林,未经何育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24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