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雷金属屋面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2424.X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6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倍安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E04D13/00;E04D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赖鑫银 |
地址: | 511493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雷 金属 屋面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雷金属屋面,包括屋面板,屋面板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檩条上;固定座与所述檩条之间连接有铜导线;屋面板上分别安装有转换夹具公扣和转换夹具母扣;转换夹具母扣上安装有转换座基座;转换座基座上安装有避雷针;避雷针的顶部扣设有防雷卡扣扣件;避雷针的杆身上安装有可滑动的防雷卡扣压块;防雷卡扣扣件与防雷卡扣压块之间安装有横向防雷圆钢;避雷针与横向防雷圆钢之间形成防雷带作为接闪器;防雷卡扣扣件的顶部通过几字形压块安装有纵向防雷圆钢;横向防雷圆钢与纵向防雷圆钢之间形成防雷网作为接闪器;本发明将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结合起来使用,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建筑使用,适用范围广,安装方便,防雷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雷技术领域,特别地是一种防雷金属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其电压可达数百万至数千万伏特,电流可达几十万安培。雷击会炸毁建筑物或引起火灾,造成人畜伤亡,也会造成电力系统停电等事故。因此,易受雷击的建筑物必须备有防雷装置。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装置、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个部分。其防雷的原理是通过金属制成的接闪装置将雷电吸引到自身,并安全导入大地,从而使附近的建筑物免受雷击。
装在建筑物的最高处,必须露在建筑物外面,可以是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或避雷网,也有将几种形式结合起来使用的。超过20~30米高度的建筑物容易受到雷电的侧击和斜击,采用避雷带或避雷网效果较好。现有的避雷网一般从屋面主体结构中的钢筋上引出,凸出屋面焊接成网状,由于凸出屋面一般会对防水层造成破坏或增加施工难。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防雷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安装方便,防雷效果好的防雷金属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雷金属屋面,包括屋面板,其中:所述屋面板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檩条上;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檩条之间连接有铜导线;所述屋面板上分别安装有转换夹具公扣和转换夹具母扣;所述转换夹具公扣与所述转换夹具母扣可拆卸配合连接;所述转换夹具公扣与所述转换夹具母扣之间形成扣合所述屋面板凸起部的锁扣部;所述转换夹具母扣上安装有转换座基座;所述转换座基座上安装有避雷针。
进一步地,所述避雷针的顶部扣设有防雷卡扣扣件;所述避雷针的杆身上安装有可滑动的防雷卡扣压块;所述防雷卡扣扣件与所述防雷卡扣压块之间安装有横向防雷圆钢;所述避雷针与所述横向防雷圆钢之间形成防雷带作为接闪器。
进一步地,所述防雷卡扣扣件的顶部通过几字形压块安装有纵向防雷圆钢;所述横向防雷圆钢与纵向防雷圆钢之间形成防雷网作为接闪器。
进一步地,所述避雷针的杆身紧贴所述转换座基座的侧壁;所述避雷针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所述第二弯钩背向所述转换座基座的侧面垂直朝外。
进一步地,所述防雷卡扣扣件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一弯钩伸进所述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铜导线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檩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伞状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屋面板凸起部的内部。
进一步地,一种防雷金属屋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骤S1、在檩条上安装固定座,采用自攻钉把铜导线的一端与檩条固定,采用螺栓把铜导线的另一端与固定座固定;在固定座上安装屋面板;
步骤S2、安装完屋面板后,在屋面板上且位于固定座上方的对应位置安装转换夹具公扣和转换夹具母扣,转换夹具公扣和转换夹具母扣用第一紧固螺栓固定;
步骤S3、在转换夹具母扣上安装转换座基座,转换座基座采用第二紧固螺栓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倍安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倍安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24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